kjliwenwei 发表于 2019-5-19 19:44:10

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将全面启动,划重点——难!

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将全面启动,划重点——难!


今年1月28日,《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正式发布。上海宣布全面启动新一周期医院等级评审。
据了解,上海上一周期医院等级评审于2010年启动。暌违9年,新的评审标准有何变化?评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医学界”特别邀请了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主任谭申生进行了解读。
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大幕开启,有啥大不同? 在原上海市卫生局大楼里见到谭申生的前一天,他刚结束在上海某大三甲医院的讲解。新一轮的医院等级评审开始后,上海各三级医院、二甲综合医院“闻风而动”,作为上海医院等级评审的专家,谭申生也变得格外忙碌。
此轮评审与以往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谭申生认为,主要有4点。
第一,参评人员变动,医院等级评审成为一项全新的任务。
由于上一轮评审已过去9年,随着医院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相对应的职能部门和人员也发生了变动。
“许多人员甚至是第一次接触医院等级评审。”谭申生说,这就意味着,现在医院的大部分职工对于上一轮周期的评审完全没有概念,也没有感受。对医务人员甚至是部分医院管理者而言,医院等级评审完全是一项全新的任务。 第二,首提医疗机构“管理标准”。
据介绍,《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8年版)》由四类标准组成,分别为必备标准、准入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其中,“管理标准”为首次提出。
“这种四分法最先便是由上海开始的。”谭申生介绍,从总体框架上说,2018版标准延续了前一版本,仍然由四类标准组成,但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而这次改动最大的,便是第三大模块,即管理标准。
“在2010版标准中,这一模块叫基本标准,完全是上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但这一次管理标准中的内容,完全运用结合了国家医院等级评审的相关标准。”
由于管理标准中的内容与以前的版本完全不同,医院并没有针对这一项进行过自我评估。“说得更直白一些,医疗机构此前并没有依据此标准进行建设,不论是需要复审还是升级评审的医疗机构,都要重新梳理管理流程。”
第三,评审标准内涵不断加深。
而在必备标准、准入标准和技术标准这三大模块内,单一模块的要求都比上一版本的要求更高。
例如,此次2018版的技术标准完全参照此前国家出台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更加注重手术能力与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而在服务质量方面,指标导向更加明晰。
第四,采用定量+定性评审方式,难度加大。
“以前的评判标准是定量评判,采用千分制,按分等评分标准超过900分为甲等。但是现在变了,除了定量评判外,还增加了定性评判。”
谭申生强调,在2018年版标准中,管理标准共包括七个章节:医院功能与任务、医院服务、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医院管理与医院管理统计指标。其中,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7节253条442款,用于医院现场评价。现场评价采用“ABCDE”的表述方式,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不合格、E为不适用(指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
根据评价原则,只有全部符合C级要求者,方可进行B级评价;全部符合B级要求者,方可进行A级评价。而三甲综合医院必须满足C级≥90%,B级≥60%,A级≥25%,三乙综合医院必须满足C级≥80%,B级≥50%,A级≥15%,才算“合格”。
“这就意味着在此轮评审中,医院要想通过,基本上不能有短板。要想高分通过,则难上加难。”
医院等级评审中,医院最易掉这些“坑” 谭申生强调,在备战医院等级评审过程中,医院最容易犯以下几点毛病:
首先,准备不充分,自评时分数过高。
“从前期了解的情况看,医疗机构的准备与标准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谭申生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医院对评审标准、尤其是管理标准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充分;此外,对新的评审方法也不够了解。
“许多医院在自评的时候,认为这条做到了,就可以打B打A了。但由于是定性评审,所以医院很难把握尺度。导致自评时分数过高,难以看清自身的问题。”
其次,医务人员积极性不足,执行力较差。 医院等级评审是事关全医院发展的大事,会渗透到医院的每一个环节,事关所有医务人员。但涉及到管理流程的改造和梳理,一定会遇到阻滞。如果员工配合度不高,很难推动评审改进。
再次,复审医院不够重视。
由于医院等级评审的周期长,一旦错过便会等待很长时间,因此对于一些升级评审的医院而言,由于筹备多年,重视度高,执行力较强。那么,复审医院是否就不用重视了呢?
“坦率的说,医院等级复审不通过的可能性很小,但这并不代表着医院就不用重视这件事了。”谭申生直言不讳,等级医院评审复评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便评审结果不会对外公布,但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领导却能够通过复评结果,了解这家医疗机构的实际状况,并会影响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结果。
医院要有正确的应考心态和策略
医院等级评审就像是一场大考,不论是升级评审的医院还是复审医院,都希望能在这场考核中取得更好成绩。但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顺利通过等级医院评审?谭申生认为,关键在于八个字:平常积累,突击准备。
他表示,医院管理者一定要做好精细化谋算:该拿的分数,无论如何都要争取,还要做到极致;但该放弃的一定要放弃。“即便是临时抱佛脚也要找到规律。”
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上三甲”热潮到98年暂停评审,再到2010年重启评审,我国医院等级评审制度受到了大部分公立医院的肯定,但也曾受到不少非议。有专家认为其劳民伤财、纯属“瞎折腾”。
2019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第7301号建议的答复:2019医院等级评审方向将出现调整。重点将紧抓“质量”二字,相关评价标准旨在促进医院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在此时间节点,上海率先启动的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究竟该如何推动医院评审工作回归本质?
谭申生表示,目前国家版标准尚在制定中。但在2017年,医院等级评审的结论改为备案管理,原国家卫计委不再参与核准。也就是说,医院等级评审的任务已经下发到各省市,这也是“放管服”的一种体现。国家版标准出台后,仍然是建议和允许各地据此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标准。
谭申生认为,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最终方案中一个核心环节,而国家也围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如何在千头万绪中理出思路、找准方向,医院等级评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医院应该充分利用等级评审的机会,以评审为抓手,推动医院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发展。”他强调,创三级医院不是盲目跟风,而应该是以更高的标准为推动力,看到差距、看到问题,找到追赶的目标。
(来源:医学界智库)
中国护理之声网站编辑部转载2019年5月19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将全面启动,划重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