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中医护理
[打印本页]
作者:
自由自在
时间:
2011-2-6 01:46
标题: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中医护理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中医护理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是发生于乳房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在妇女产后3-4周发病,初产妇为多见,以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溃后脓出绸厚伴恶寒发热为特征。
1、病因病机:多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乳汁积滞:或因婴儿吸乳时损伤乳头,乳头破碎,毒邪乘机侵入乳房;或产后血虚感受外邪,以致湿热蕴结气血凝滞而成。
2、辨证分型
2.1初期:乳房肿块胀痛,皮肤不红或微红,乳汁排泄不畅,伴恶寒发热,头痛,胸闷不舒,口干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数。
2.2 酿脓期:乳房肿块逐渐增大,皮肤锨红灼热,疼痛剧烈,呈持续性鸡啄样痛,伴有恶寒发热,骨节疼痛。或高热不退,口渴喜饮,肿块按之应指,舌红苔黄,脉弦数。
2.3溃脓期:发病约7-8日后,肿块中央软化形成脓肿,按之有波动感,表浅脓肿可自行向外溃破,后肿痛渐消,舌淡红,苔薄黄,脉略数。
3、施护
3.1一般护理
3.1.1 产后注意哺乳卫生,宜经常用清水擦洗乳头,切忌用酒精擦拭,因酒精可使乳头变脆破裂,造成感染。如乳头破裂,可外敷蛋黄或芝麻油。
3.1.2 按时哺乳,乳母不能让婴儿含乳头睡觉,哺乳期如有乳汁淤积,乳房肿痛,为了保证婴儿健康,患乳应暂停哺乳,但必须采取措施,促使乳汁排出通畅,可用热毛巾热敷20分钟,再局部轻柔地按摩乳房,然后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哺乳后用胸罩将乳房托起。
3.1.3 本病发生与情志有关,乳头属肝经,乳房属胃经,如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则易发生乳房疾病,故应加强情志护理,保持乳母心情舒畅。
3.1.4 饮食宜清淡,忌食鱼腥鲜发之品,奶汁多而浓的少喝汤汁,多饮开水、果汁,素体脾胃蕴热者,忌食辛辣。
3.2 辨证施护
3.2.1 初期
早期按摩和吸乳是避免转成脓肿的关健,患者或家属可用手指顺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加压揉推,使乳汁流向开口,并用吸乳器吸乳,勿使乳汁壅积;中药外敷。取硝芒100克,研细,加入面粉调成糊剂,贴敷于患侧乳房局部,可减轻乳房疼痛;哺乳期要保持乳头清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定时哺乳,每次应尽可能将乳汁排空;发热,体温达39摄氏度时不宜哺乳。
3.2.2酿脓期
局部热敷,每次20-30分钟,每日3-4次,或用金黄膏外敷,亦可用仙人掌适量,食盐少许,均有利于本期炎症的消散;内服瓜蒌牛蒡汤加减,或用野菊花,蒲公英等草药煎服;亦可配合针灸治疗:取患侧肩井或足三里穴,中强度刺激,留针30分钟,或用葱白或大蒜捣烂,敷于患处。用艾条重灸,10-20分钟,以清热解毒,活血消痛;用鲜芜花根皮适量,捣烂后搓成细长条塞条,约20分钟后至鼻内有热感时取出,左右交替使用,每日2次,3日为1疗程,对本期乳痈有良好效果。
3.2.3溃脓期
成脓后,宜外科切开排脓:切开后脓腔引流可选用黄连油膏纱布,脓尽后改用生肌散稍加包扎,乳房需用三角巾或乳兜托起,注意卫生,保持干燥,既减少牵拉疼痛,又有利于引流,卧床休息时应取向切口侧卧位,以利脓液流出;等乳汁从切口漏出,脓尽后用棉垫加压包扎,促使疮口愈合,为减少乳汁分泌,注意少吃下奶的荤腥汤水。如需断奶时,内服生麦芽60g,煎汤代茶饮,连服2-3日,并外敷芒硝,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发热畏寒,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神情恍惚,是邪毒内攻的征兆,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小结:急性乳腺炎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若治疗护理不当,也会使病程迁延,病后可影响患者乳腺分泌而造成无乳,甚至可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而中医护理的特点就是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思想,遵循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原则,强调情志、饮食、用药护理,即运用辨证施护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掌握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中医分期护理,结合现代护理方法,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及时为病人减轻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
lifang718
时间:
2011-2-6 08:45
写的非常好!中医辩证护理在临床上实施的并不理想,护士在实施中受更方面能力及交流的不到位等原因,辩证施护往往停留在让护士背诵的层面,真的希望所有的护士能尽力的做到运用辨证施护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患者受益的同时护理的层次也会提升上来!
作者:
银珠
时间:
2011-2-6 15:32
非常好,从中医的角度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护理,也让我们不懂中医的护士学习学习,有收获的。
作者:
云南美好
时间:
2011-2-6 21:44
学习了,很有启发
作者:
风儿
时间:
2011-2-7 19:40
受益匪浅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www.zghl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