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骨科手术后预防及急救肺栓塞的关键护理细节
[打印本页]
作者:
libingccmb
时间:
2025-7-22 13:50
标题:
骨科手术后预防及急救肺栓塞的关键护理细节
骨科手术后预防及急救肺栓塞的关键护理细节
护理之声 李冰 仅供参考
6.1 术后健康教育具体内容
针对高龄髋关节术后患者,需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结合案例中患者自行取下弹力袜的教训,重点包括:
血栓预防措施
弹力袜使用:明确告知穿戴时间(术后清醒至完全下床活动后 2 周,夜间睡眠可取下)、穿戴方法(足跟对齐、无褶皱)及自查要点(每日检查袜口是否过紧导致下肢麻木,如出现皮肤发红立即调整)。
抗凝药物依从性:用 “服药日历” 标注低分子肝素注射时间(如每日 9:00、21:00),说明漏用处理(距下次用药<6 小时可补用,超 6 小时需咨询医生),强调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栓复发风险升高 3 倍。
活动指导
阶段性活动计划:术后 1-3 天(床上):每 2 小时踝关节 “勾脚 - 伸脚” 10 次,健侧肢体自主活动;4-7 天:在护士协助下床边坐起(每次 5 分钟,每日 2 次),避免深蹲、交叉腿动作;2 周后:借助助行器行走,每日 3 次,每次不超过 10 分钟。
危险信号规避:告知患者如厕时需家属协助,避免久蹲(<5 分钟),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慌立即停止并卧床休息,同时按呼叫铃。
基础疾病管理
糖尿病患者:指导家属用血糖仪监测餐后 2 小时血糖(目标<10mmol/L),避免高糖饮食(如粥类),因血糖波动可加剧血管内皮损伤。
高血压患者:每日固定时间测血压(如晨起、睡前),避免突然停药导致血压骤升,进而增加血栓脱落风险。
症状自我监测
发放 “症状卡”:列出需立即就医的表现(突发呼吸困难、单侧下肢肿胀加重、咳血)及日常观察项(如每日观察术侧下肢是否比健侧粗,用软尺测量髌骨上缘 15cm 处周径,差值>1cm 需记录)。
6.2 早期非特异性肺栓塞的病情观察要点
术后 3-7 天为肺栓塞高发期,需关注易被忽视的非特异性症状,结合案例中患者突发症状前的潜在信号:
前驱症状识别
全身表现:术后不明原因的乏力(如 “今日比昨天更累,早餐后仍想睡”)、低热(37.5-38℃,排除感染因素),可能与微小血栓栓塞相关。
呼吸细节:安静时无不适,但翻身或床边坐起时出现短暂胸闷(持续<1 分钟),活动后呼吸频率较前增加 5-10 次 / 分(如从 18 次 / 分升至 25 次 / 分)。
下肢隐匿体征
非对称性肿胀:重点观察术侧下肢(案例中为右侧),用 “指压试验” 检查(拇指按压胫骨前皮肤 5 秒,松开后凹陷>2 秒提示水肿),每日记录周径变化(固定时间、部位测量)。
皮肤异常:下肢皮肤温度升高(用手背对比双侧,温差>1℃)、浅静脉扩张(如足背青筋明显),可能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
监测频率与记录
术后 1-3 天:每 8 小时观察 1 次;4-7 天:每 4 小时观察 1 次,记录在 “术后监测单” 上,对异常症状标注 “△” 并及时汇报医生(如 “术后第 6 天 10:00,患者诉‘坐起时胸口发闷’,呼吸 22 次 / 分,标记△”)。
6.3 抗凝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用药前后操作规范
低分子肝素(如案例中 6000IU q12h)
用药前:核对剂量(根据体重调整,该患者 82 岁,若体重<50kg 需减至 4000IU / 次)、注射部位(腹壁前外侧,避开脐周 2cm),询问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如近期牙龈出血)。
用药后:按压注射部位 10 分钟(禁用揉擦),观察 24 小时内是否出现皮下血肿(直径>3cm 需记录),同时避免该部位受压(如睡觉时不压迫注射侧腹部)。
华法林(过渡期用药)
用药前:确认 INR 结果(如案例中 INR 1.2 时起始剂量 2.5mg,若 INR>1.5 需减半),询问患者当日饮食(是否食用大量绿叶菜)。
用药后: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用力擤鼻涕,观察尿液颜色(如出现浓茶色、酱油色需立即送检)。
(2)剂量调整要点
低分子肝素
:高龄患者(>80 岁)需结合肾功能调整,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剂量减半(如从 6000IU 减至 3000IU),避免药物蓄积导致出血。
华法林
:初始剂量宜小(2.5mg / 日),根据 INR 每周调整 1 次:INR<1.5 时加量 0.5-1mg;INR>3.0 时停药 1 次,次日减量服用,直至稳定在 2.0-3.0(如案例中第 3 天 INR 1.8,加量至 3mg)。
(3)不良反应监测
出血症状
:
轻微出血:牙龈出血(刷牙时血丝)、皮下瘀斑(直径<2cm),需记录发生时间,暂不停药但需告知医生;
严重出血:呕血(咖啡样物)、黑便(柏油样)、肉眼血尿,立即停药并静脉注射维生素 K₁(10mg),同时备血。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使用低分子肝素后 5-14 天,若出现血小板计数较基线下降>50%(如从 156×10⁹/L 降至 70×10⁹/L),伴下肢皮肤坏死或静脉血栓加重,需立即停用肝素,改用阿加曲班等非肝素类抗凝药。
6.4 相关化验室监测指标及意义
必查项目与频率
D - 二聚体
:术后 3 天、7 天各测 1 次,正常<0.5mg/L,升高提示血栓活动(案例中 6.8mg/L 为阳性),溶栓后 24 小时复查,若下降>50% 提示治疗有效。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华法林治疗初期每周测 2 次,稳定后每周 1 次,目标 2.0-3.0,INR>3.0 易出血,<1.5 需加量。
血小板计数
:使用肝素期间每 3 天测 1 次,监测 HIT(如下降>50% 需警惕)。
抗 Ⅹa 因子活性
:用于调整低分子肝素剂量,目标 0.5-1.0IU/mL(治疗期),过高增加出血风险,过低则抗凝不足。
关联指标解读
肌钙蛋白:肺栓塞时升高提示右心室损伤(>0.01ng/ml 为异常),案例中未提及,但若升高需加强循环支持。
动脉血气分析:除 PaO₂、PaCO₂外,关注乳酸值(>2mmol/L 提示组织灌注不足),指导补液速度调整(如案例中控制在 50-60 滴 / 分)。
通过上述细节补充,可进一步完善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肺栓塞的预防 - 监测 - 治疗闭环管理,为临床提供可操作的护理规范,减少类似案例中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www.zghl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