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护理高评;内科八大系统共性护理问题快速记忆 [打印本页]

作者: libingccmb    时间: 昨天 15:29
标题: 护理高评;内科八大系统共性护理问题快速记忆
内科八大系统共性护理问题快速记忆
            护理之声 李冰助力您
急症的处理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和健康教育
一、呼吸系统共性急症护理(急性呼吸衰竭、AECOPD 急性加重、哮喘持  续状态)
[size=11.0000pt]项目
[size=11.0000pt]核心内容(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
[size=11.0000pt]结合糖尿病患者(杜芳案例)的特殊注意事项
急症处理原则
[size=11.0000pt]1. 氧疗:急性呼吸衰竭予高浓度氧(SpO₂≥90%),AECOPD 予低浓度氧(28%-30%,防 CO₂潴留);2. 通气支持:无创通气(BiPAP)或有创通气(昏迷 / 呼吸抑制者);3. 药物: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抗生素(感染诱发者)。
[size=11.0000pt]1. 氧疗时同步监测血糖(高浓度氧可能轻微升高血糖,需每 2 小时测 1 次);2. 无创通气面罩固定松紧适宜,避免压迫皮肤致糖尿病皮肤感染。
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size=11.0000pt]1. 气体交换受损:与通气 / 换气功能障碍(如气道痉挛、肺实质损伤)有关;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咳嗽无力有关;3. 有感染的危险:与气道开放、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size=11.0000pt]增加 “血糖过高的风险”:与应激状态(急症发作)、糖皮质激素使用有关(杜芳案例中患者需用胰岛素控制,避免激素致血糖骤升)。
护理措施
[size=11.0000pt]1. 病情监测:持续监测 SpO₂、呼吸频率(>24 次 / 分提示加重)、意识状态;2. 排痰护理:翻身拍背(每 2 小时 1 次)、雾化吸入(生理盐水 + 支气管扩张剂);3. 用药护理:糖皮质激素餐后服用(减少胃肠刺激),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
[size=11.0000pt]1. 雾化后及时清洁口腔(防念珠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口腔黏膜更脆弱);2. 应激状态下每 1-2 小时测血糖,胰岛素剂量按血糖值动态调整(参考杜芳案例中 “每 2-4U 胰岛素降 1.0mmol/L 血糖” 原则)。
并发症预防
[size=11.0000pt]1. 肺性脑病:监测意识(嗜睡→烦躁提示加重),避免高浓度氧(AECOPD 患者);2. 电解质紊乱:记录出入量,每 4 小时测血钾(利尿剂易致低钾);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有创通气者每日更换呼吸机管道,口腔护理(2 次 / 日)。
[size=11.0000pt]1. 预防皮肤压疮:卧床患者每 2 小时翻身,使用防压疮气垫(糖尿病患者皮肤血供差,压疮易进展);2. 避免使用肾毒性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保护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杜芳案例中患者肾功能正常,需维持)。
呼吸系统急症健康教育(适配面试答题:分患者 / 家属双维度)
1.疾病认知:告知患者 “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急症及糖尿病血糖波动的共同诱因”,如感冒、肺炎易诱发 AECOPD 加重,同时致血糖升高,需提前预防(如冬季接种流感疫苗);
2.自我护理:糖尿病患者需每日观察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颜色),晨起用温水漱口(防口腔感染),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3.用药与应急:教会家属使用家用血糖仪,急症发作时先测血糖再用支气管扩张剂(避免低血糖时用药加重不适),血糖>16.7mmol/L 且伴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二、循环系统共性急症护理(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项目
核心内容(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
结合糖尿病患者(杜芳案例)的特殊注意事项
急症处理原则
1. 体位:急性心衰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2. 药物:心衰用利尿剂(呋塞米)、强心剂(地高辛)、扩血管药(硝酸甘油);心梗用溶栓药(尿激酶)、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3. 生命支持:心律失常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立即电复律。
1. 硝酸甘油含服后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高血压,防低血压);2. 利尿剂使用期间同步补钾(杜芳案例中患者血钾正常,需维持在 3.5-5.5mmol/L)。
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 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梗 / 心衰)、心律失常有关;2. 疼痛:与心肌缺血(心梗)、心律失常致心肌耗氧增加有关;3. 焦虑:与突发急症、担心预后有关。
增加 “有低血糖的风险”:与心梗患者禁食(急性期需禁食 2-4 小时)、胰岛素未及时调整有关(参考杜芳案例中 “未按时进餐出虚汗” 的低血糖经历)。
护理措施
1. 病情监测:急性心梗每 15-30 分钟测心率、血压、心电图(观察 ST 段变化);心衰监测肺部啰音(减少提示好转);2. 疼痛护理:心梗患者予吗啡止痛(注意呼吸抑制),心律失常患者避免情绪激动;3. 饮食:急性期流质 / 半流质,心衰患者低盐(<2g/d)。
1. 禁食期间用静脉葡萄糖 + 胰岛素(比例 4-6:1)维持血糖,避免低血糖(如杜芳案例中 “静脉胰岛素调控” 方案);2. 半流质饮食选择低糖低脂(如小米粥、蒸蛋),兼顾血糖与心功能。
并发症预防
1. 心源性休克:监测血压(收缩压<90mmHg 提示风险)、尿量(<30ml/h 需扩容);2. 心律失常:心梗后 24 小时内警惕室颤,备好除颤仪;3. 洋地黄中毒:地高辛使用者监测心率(<60 次 / 分停药)、黄绿视。
1. 预防糖尿病足:心衰卧床患者抬高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每日检查足部皮肤(杜芳案例中 “糖尿病足预防” 要点);2.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饭后服用,防胃肠黏膜损伤(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较弱)。
项目
核心内容(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
结合糖尿病患者(杜芳案例)的特殊注意事项
循环系统急症健康教育
1.血压与血糖共管:告知患者 “糖尿病 + 高血压是循环系统急症的双重危险因素”,需每日测血压(目标<140/90mmHg)、血糖(空腹<7.0mmol/L),避免血压血糖骤升骤降;
2.饮食指导:低盐(<5g/d)、低脂、低糖饮食,如用燕麦替代白米(参考杜芳案例饮食方案),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每日饮水量 1500-2000ml(心衰患者按医嘱调整);
3.康复与应急:心梗恢复期从床上活动(如坐起)逐渐过渡到床边行走,避免剧烈运动;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心绞痛发作时含服)及糖果(防低血糖),出现胸痛持续>20 分钟、呼吸困难,立即拨打 120。
三、内分泌系统共性急症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甲状腺危象、低血糖昏迷)
项目
核心内容(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
结合杜芳 2 型糖尿病案例的特殊注意事项
急症处理原则
1. DKA:快速补液(先输生理盐水,血糖<13.9mmol/L 改 5% 葡萄糖 + 胰岛素)、小剂量胰岛素(0.1U/(kg・h));2. 甲状腺危象:丙硫氧嘧啶(PTU)、碘剂、β 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3. 低血糖昏迷:立即静脉推注 50% 葡萄糖 20-40ml,清醒后口服碳水化合物。
1. DKA 补液时监测血糖(杜芳案例中 “每小时测血糖”),避免血糖下降过快(<3.9mmol/L/h 防脑水肿);2. 低血糖昏迷清醒后,按杜芳案例 “1/5、2/5、2/5” 餐次分配进食,防再次低血糖。
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 体液不足:与 DKA 致脱水、呕吐有关;2. 意识障碍:与低血糖致脑供能不足、DKA 致酸中毒有关;3. 电解质紊乱:与 DKA 利尿、甲状腺危象出汗有关。
1. 增加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与 DKA 脱水致皮肤干燥、糖尿病皮肤抵抗力下降有关(杜芳案例中 “皮肤清洁与保湿” 要点);2. 甲状腺危象患者若合并糖尿病,需避免 β 受体阻滞剂掩盖低血糖症状(如心慌)。
护理措施
1. 补液护理:DKA 患者第一个 24 小时补液量 4000-6000ml,先快后慢(前 2 小时输 1000-2000ml);2. 血糖监测:DKA 每 1 小时测血糖,低血糖昏迷清醒后每 30 分钟测 1 次;3. 体温护理:甲状腺危象物理降温(冰袋敷大血管处),避免阿司匹林(致甲状腺激素释放)。
1. 补液时观察足部末梢循环(杜芳案例中 “足背动脉触诊”),避免补液过快致心衰(患者血压 138/85mmHg,需监测血压变化);2. 胰岛素注射优先选腹部(吸收稳定),如杜芳案例中 “诺和锐 30 皮下注射” 方法。
并发症预防
1. DKA 脑水肿:监测意识(烦躁→嗜睡提示加重)、瞳孔(不等大提示脑水肿);2. 低血糖复发:清醒后规律进食,告知患者 “胰岛素注射后 30 分钟内必须进餐”;3. 甲状腺危象心衰:监测心率(>120 次 / 分警惕心衰)、肺部啰音。
1. 预防糖尿病肾病:DKA 纠正后复查肾功能(杜芳案例中患者肾功能正常,需避免补液过多增加肾负担);2. 长期使用胰岛素者,按杜芳案例 “注射部位轮换” 原则,防局部硬结影响吸收。
内分泌系统急症健康教育(以糖尿病急症为核心,适配杜芳案例)
1.DKA 预防:告知患者 “感染、自行停药、饮食失控是 DKA 主要诱因”,如感冒时需加强血糖监测(每日 4-6 次),不可擅自停用胰岛素(杜芳案例中 “胰岛素不可自行减量”);
2.低血糖预防: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如糖果、含糖饮料),注射胰岛素后按时进餐(如短效胰岛素餐前 30 分钟注射,餐后立即进食),避免空腹运动(参考杜芳案例 “餐后 1 小时运动”);
3.自我管理:教会患者使用血糖仪,记录血糖值(空腹、三餐后 2 小时、睡前),如“血糖监测本记录”,便于医生调整用药;家属需掌握低血糖应急处理(如喂糖水、拨打 120)。
4.4.复诊时间+紧急并症识别

四、其他系统共性急症护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风湿性系统、神经系统)(一)消化系统共性急症(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
项目
核心内容(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
结合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
急症处理
1. 急性胰腺炎: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奥曲肽);2. 上消化道大出血:抑酸(奥美拉唑)、止血(生长抑素)、输血(Hb<70g/L);3. 肝性脑病:乳果糖口服(导泻降氨)、限制蛋白。
1. 禁食期间用静脉营养(含葡萄糖 + 胰岛素)维持血糖,如杜芳案例中 “静脉胰岛素调控”;2.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后,先予低糖流质(如米汤),再过渡到半流质(如小米粥)。
护理问题
1. 疼痛(胰腺炎):与胰腺炎症刺激有关;2. 体液不足(出血):与消化道失血有关;3. 意识障碍(肝性脑病):与血氨升高有关。
增加 “有感染的危险”:与糖尿病皮肤黏膜脆弱(如胰腺炎胃肠减压导管口皮肤)、肝性脑病免疫力下降有关。
护理措施
1. 胰腺炎疼痛护理:弯腰屈膝位缓解疼痛,禁用吗啡(致 Oddi 括约肌痉挛);2. 出血监测:每 15-30 分钟测血压、心率,观察呕血 / 黑便颜色;3. 肝性脑病意识监测:用唤醒试验评估意识(如呼唤姓名)。
1. 胃肠减压导管护理:每日清洁导管口皮肤,涂抹润肤霜(防糖尿病患者皮肤破损);2. 肝性脑病患者限制蛋白时,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兼顾糖尿病营养需求。
并发症预防
1. 胰腺炎胰腺脓肿:监测体温(持续高热提示感染)、白细胞(升高提示脓肿);2. 出血休克:尿量<30ml/h 需快速补液;3. 肝性脑病脑水肿:监测瞳孔、血压(升高提示脑水肿)。
1. 预防糖尿病足:卧床患者每日检查足部,如杜芳案例中 “足部视诊” 方法;2. 胰腺炎恢复期饮食从低糖流质开始,避免高糖高脂(如蛋糕、油炸食品)。

消化系统急症健康教育
1.饮食禁忌: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需长期低脂低糖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如杜芳案例中 “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后,避免辛辣、坚硬食物(如坚果、辣椒);
2.自我监测:观察大便颜色(黑便提示再次出血)、腹痛性质(胰腺炎患者腹痛加重需就医),糖尿病患者同步监测血糖(如出血时血糖易波动);
3.用药指导:抑酸药(如奥美拉唑)晨起空腹服用,乳果糖按医嘱剂量服用(避免腹泻致脱水,糖尿病患者需补充水分)。
4.复诊时间+紧急并症识别
(二)泌尿系统共性急症(急性肾衰竭、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感染)
项目
核心内容(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
结合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
急症处理
1. 急性肾衰竭:利尿(呋塞米)、透析准备(血肌酐>442μmol/L);2. 尿路感染:抗感染(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多饮水;3. 肾病综合征感染:抗生素(头孢类)、调整免疫抑制剂。
1. 急性肾衰竭患者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2. 尿路感染患者多饮水(每日 2000ml),同时监测血糖(高糖环境易加重感染)。
护理问题
1. 体液过多(肾衰竭):与肾功能衰竭致水钠潴留有关;2. 有感染的危险(肾病综合征):与低蛋白血症有关;3. 疼痛(尿路感染):与膀胱刺激征有关。
增加 “血糖过高的风险”:与肾病综合征使用糖皮质激素、肾衰竭致胰岛素排泄减少有关(需调整胰岛素剂量)。
护理措施
1. 体液管理:肾衰竭患者记录出入量,每日称重(体重变化>0.5kg 提示体液异常);2. 感染护理:肾病综合征患者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3. 膀胱刺激征护理:尿路感染患者热敷下腹部缓解不适。
1. 透析患者胰岛素注射选非透析侧肢体,如杜芳案例中 “腹部注射” 优先;2.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治愈后,每日用温水清洁会阴部(防复发),如杜芳案例中 “足部清洁” 类似原则。
并发症预防
1. 肾衰竭高钾血症:监测血钾(>5.5mmol/L 需降钾,如葡萄糖酸钙);2. 尿路感染复发:治愈后避免憋尿,女性患者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3. 肾病综合征血栓:卧床患者定时翻身,遵医嘱用抗凝药(低分子肝素)。
1. 预防糖尿病足:肾衰竭患者下肢水肿时,抬高下肢,避免压迫(如杜芳案例中 “足部压力预防”);2. 长期使用抗生素者,观察有无腹泻(防菌群失调,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肠道感染)。
泌尿系统急症健康教育
1. 糖尿病肾病预防:告知患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是糖尿病肾病主要原因”,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参考杜芳案例 “HbA1c 控制目标”);
2. 尿路感染预防:糖尿病患者需每日饮水 1500-2000ml,避免憋尿(每 2-3 小时排尿 1 次),穿棉质内裤(保持干燥);
3. 透析患者指导:急性肾衰竭需透析者,透析前后监测血糖(透析易致低血糖),透析期间按医嘱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自行停药。
(三)血液系统共性急症(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感染、再障出血、ITP 急性发作)
项目
核心内容(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
结合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
急症处理
1. 化疗后感染:广谱抗生素(头孢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 再障出血:止血(氨甲环酸)、输血(血小板<20×10⁹/L);3. ITP 急性发作:糖皮质激素(泼尼松)、丙种球蛋白。
1. 化疗期间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避免口服降糖药,防肝损伤),如杜芳案例中 “胰岛素皮下注射”;2. 输血时监测血糖(库存血含糖,可能致血糖升高)。
护理问题
1. 有感染的危险:与白细胞减少有关;2. 有出血的危险:与血小板减少有关;3. 体液不足:与出血、发热有关。
增加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与糖尿病皮肤血供差、化疗致皮肤干燥有关(需加强皮肤保湿)。
护理措施
1. 感染防控:保护性隔离(白细胞<1×10⁹/L),每日口腔护理(2 次 / 日);2. 出血护理:避免剧烈活动,观察皮肤瘀斑、牙龈出血;3. 发热护理:物理降温(冰袋),避免退热药(防出血加重)。
1. 皮肤护理:用温和润肤霜涂抹皮肤(如杜芳案例中 “足部润肤”),避免抓挠(防破损感染);2. 糖皮质激素服用期间,按杜芳案例 “血糖监测” 频率(每日 4 次),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并发症预防
1. 败血症:监测体温(高热不退提示败血症)、血压(下降提示休克);2. 颅内出血:观察头痛、呕吐(喷射性)、意识障碍;3. 激素副作用:监测血糖、血压(防糖尿病加重)。
1. 预防糖尿病足:卧床患者每 2 小时翻身,检查足部(如杜芳案例中 “足背动脉触诊”);2. 化疗患者呕吐时,及时补充水分(防脱水),同步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
血液系统急症健康教育
1.感染预防:糖尿病合并白血病患者需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戴口罩,勤洗手(七步洗手法),如杜芳案例中 “手卫生” 原则;
2.出血预防:避免食用坚硬食物(如坚果、骨头),刷牙用软毛牙刷,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
3.血糖管理:化疗及激素治疗期间,每日监测血糖(空腹、三餐后 2 小时、睡前),记录血糖变化,如杜芳案例中 “血糖监测本”,便于医生调整胰岛素剂量。
(四)风湿性系统共性急症(RA 急性发作、SLE 狼疮脑病、痛风急性关节炎)
项目
核心内容(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
结合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
急症处理
1. RA 急性发作: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甲氨蝶呤;2. SLE 狼疮脑病: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冲击)、免疫抑制剂;3. 痛风急性发作: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避免阿司匹林)。
1. 非甾体抗炎药饭后服用(防胃肠损伤,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较弱);2. 激素冲击治疗期间,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如杜芳案例中 “静脉胰岛素” 方案)。
护理问题
1. 疼痛:与关节炎症、组织损伤有关;2.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 SLE 皮肤红斑、RA 关节畸形有关;3. 意识障碍:与狼疮脑病有关。
增加 “血糖过高的风险”:与激素治疗、炎症应激有关(需加强血糖监测)。
护理措施
1. 疼痛护理:RA 患者关节制动(急性发作期),冷敷缓解疼痛;痛风患者抬高患肢(避免受压);2. 皮肤护理:SLE 患者避免日晒(外出戴帽子、打伞);3. 意识监测:狼疮脑病患者每 1 小时唤醒评估。
1. 关节畸形患者足部护理:穿宽松软底鞋(如杜芳案例中 “糖尿病足鞋袜选择”),每日检查足部皮肤;2. 激素治疗期间,按杜芳案例 “饮食方案”(低盐低脂低糖),避免血糖升高。
并发症预防
1. RA 关节畸形:急性发作期后行关节功能锻炼(如握拳、屈伸);2. SLE 感染:激素治疗期间避免受凉,监测体温;3. 痛风肾结石:多饮水(每日 2000ml),避免高嘌呤饮食。
1. 预防糖尿病足:RA 患者下肢活动不便时,家属协助检查足部(如杜芳案例中 “视诊 + 触诊”);2. 长期用非甾体抗炎药者,监测肾功能(防肾损伤,糖尿病患者需保护肾功能)。
风湿性系统急症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痛风患者低嘌呤饮食(避免动物内脏、啤酒),同时兼顾糖尿病血糖控制(如选择低嘌呤低糖食物:蔬菜、牛奶);RA 患者补充钙(每日 1000mg),防激素致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也易缺钙);
2.关节保护RA 患者避免提重物、长时间站立,使用辅助工具(如手杖);SLE 患者避免关节过度活动(如爬楼梯);
3.血糖与病情关联:告知患者 “高血糖会加重炎症反应”,需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如杜芳案例中 “空腹<5.3mmol/L”),减少急症发作频率。
(五)神经系统共性急症(脑出血、脑梗死、癫痫持续状态)
项目
核心内容(依据第七版《内科护理学》)
结合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
急症处理
1. 脑出血:降颅压(甘露醇)、控制血压(硝苯地平);2. 脑梗死:溶栓(rtPA,发病 4.5 小时内)、抗血小板(阿司匹林);3. 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静脉注射、苯巴比妥维持。
1. 甘露醇快速滴注(30 分钟内),监测肾功能(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减量);2. 溶栓期间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目标 4.4-7.0mmol/L,防高糖影响溶栓效果)。
护理问题
1. 意识障碍:与脑实质损伤有关;2. 有窒息的危险:与呕吐、舌根后坠有关;3. 躯体活动障碍:与肢体瘫痪有关。
增加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与糖尿病皮肤血供差、卧床致压疮有关(需加强压疮预防)。
护理措施
1. 意识护理: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腔分泌物;2. 瘫痪护理:每 2 小时翻身,肢体功能位摆放(如手握软枕);3. 癫痫护理:发作时压舌板垫牙间(防舌咬伤),避免按压肢体。
1. 皮肤护理:用防压疮气垫床,受压部位涂抹润肤霜(如杜芳案例中 “皮肤保湿”);2. 鼻饲患者选择低糖流质(如米汤、蔬菜汁),按杜芳案例 “餐次分配” 喂养(每日 5-6 次)。
并发症预防
1. 脑出血脑疝:监测瞳孔(不等大提示脑疝)、血压(升高提示颅压高);2. 脑梗死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嗽;3. 癫痫误吸:发作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
1. 预防糖尿病足:瘫痪患者足部垫软枕,避免受压,每日检查足部(如杜芳案例中 “足部视诊”);2. 甘露醇使用期间,监测血钾(防低钾),糖尿病患者同步监测血糖(避免脱水致血糖浓缩升高)。
神经系统急症健康教育
1.血压与血糖共管: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需控制血压<140/90mmHg、血糖<7.0mmol/L(空腹),避免血压血糖骤升(如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减少脑出血 / 脑梗死复发风险;
2.康复训练:脑卒中恢复期从被动活动(如家属协助肢体屈伸)过渡到主动活动(如坐起、行走),避免过度劳累,糖尿病患者需在血糖稳定时训练(如餐后 1 小时);
3.应急处理:癫痫患者随身携带疾病卡(注明诊断、用药),发作时家属需将患者侧卧,清理周围障碍物,避免强行按压肢体;脑卒中患者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立即拨打 120。
特别提示:高级职称面试高分答题技巧(适配本文档内容)
1.教材锚定:每回答一个要点,优先引用第七版《内科护理学》原文表述(如 “急性呼吸衰竭氧疗原则”“DKA 补液方案”),体现理论扎实;
2.案例关联:结合《专家提供的案例细节》案例,如回答循环系统急症时,提及 “类似杜芳患者的胰岛素调控方案”“足部护理要点”,体现临床思维;
3.逻辑分层:按 “处理 - 护理问题 - 措施 - 预防 - 健康教育” 顺序作答,使用 “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 等连接词,结构清晰;
4.细节加分:补充糖尿病患者特殊注意事项(如 “血糖监测频率”“皮肤感染预防”),突出 “个体化护理” 能力,区别于普通护理回答;
5.健康教育落地:针对 “患者 + 家属” 双维度,提出可操作的指导(如 “教会家属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体现 “以患者为中心” 的护理理念。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www.zghl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