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案例:白血病护理问题及答案 [打印本页]

作者: libingccmb    时间: 2025-10-25 17:38
标题: 案例:白血病护理问题及答案


案例:白血病
(一个病人发热,红细胞低,白细胞高,--胸骨后疼痛-淋巴结肿大-
问题:
1.医疗诊断     2.首选检查
3.会导致哪些部位感染,症状有哪些?  输液港的健康教育
一、各问题答题注意事项(规避失分点)(一)医疗诊断:避免 笼统化,需精准分型倾向1. 注意事项
核心依据完整:诊断需结合 症状 + 实验室指标 + 体征三维度,不可仅靠单一指标(如只提 白细胞高而漏 胸骨痛、淋巴结肿大);
分型倾向明确:案例中 白细胞高 + 胸骨后疼痛 + 淋巴结肿大更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急性白血病多起病急,伴胸骨压痛、淋巴结肿大;慢性白血病多无胸骨痛,淋巴结肿大较缓慢),需明确 急性白血病(倾向 ALL/AML,而非仅答 白血病
排除干扰因素:需说明 红细胞低(贫血)为白血病骨髓造血抑制所致,发热多为感染(白细胞功能异常)或肿瘤热,避免遗漏 症状与疾病的关联
2. 容易出现的缺欠
缺欠 1:诊断过于笼统,仅答 白血病,未区分 急性 / 慢性“ALL/AML” 倾向;
缺欠 2:依据不完整,仅罗列 白细胞高、发热,未提及 胸骨后疼痛(骨髓腔内压力增高或白血病细胞浸润)”“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淋巴结)等关键体征;
缺欠 3:未解释指标意义,如未说明 红细胞低提示贫血,与白血病抑制红细胞生成有关,导致诊断逻辑不连贯。
(二)首选检查:避免 罗列检查,需突出 诊断金标准1. 注意事项
金标准优先:急性白血病首选检查为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 + 免疫分型 + 细胞遗传学 + 分子生物学,即 MICM 分型) ,需明确 骨髓穿刺是确诊依据,而非仅答 血常规
关联案例指标:需说明 血常规(白细胞高、红细胞低)为初步筛查,需骨髓穿刺进一步明确白血病类型、细胞比例(如原始细胞>20% 可确诊急性白血病)
其他检查补充:需提及 淋巴结超声(明确肿大淋巴结性质)”“胸部 CT(排查纵隔淋巴结肿大,ALL 常见)”“血生化(乳酸脱氢酶 LDH 升高提示肿瘤负荷高),但需标注 骨髓穿刺为首选确诊检查
2. 容易出现的缺欠
缺欠 1:将 血常规列为首选,忽略 骨髓穿刺才是确诊金标准(血常规仅为初步提示,不能确诊);
缺欠 2:检查罗列无逻辑,如同时列出 骨髓穿刺、CT、超声,未明确 首选补充检查的区别;
缺欠 3:未说明检查目的,如仅答 做骨髓穿刺,未解释 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判断白血病类型、原始细胞比例,体现不出专业深度。
(三)感染部位与症状:避免 遗漏高危部位,需结合 白血病免疫缺陷特点1. 注意事项
高危部位全覆盖:白血病患者因 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功能异常),感染好发于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肛周、皮肤黏膜、泌尿道,需逐一对应症状,不可遗漏 肛周(易忽视但感染风险极高)”“口腔(溃疡 / 牙龈炎)
症状描述精准:需区分 不同部位感染的特异性症状(如呼吸道感染多伴 咳嗽咳痰、胸痛,肛周感染多伴 肛周红肿热痛、排便时加剧),避免笼统答 发热、不适
关联疾病机制:需说明 感染原因 —— 白血病细胞抑制正常粒细胞生成,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功能异常,免疫防御下降,体现 症状 - 机制关联。
2. 容易出现的缺欠
缺欠 1:遗漏高危部位,如只提 呼吸道、泌尿道,漏 肛周、口腔(肛周感染易进展为肛周脓肿,甚至败血症);
缺欠 2:症状描述模糊,如 呼吸道感染有咳嗽,未区分 干咳(病毒感染)黄脓痰(细菌感染)高热(>38.5℃低热(肿瘤热)
缺欠 3:未关联免疫缺陷机制,仅罗列症状,未说明 为何白血病患者易感染,导致答题缺乏专业逻辑。
(四)输液港的健康教育:避免 通用模板,需贴合 白血病治疗特性1. 注意事项
分阶段指导:按 使用前 - 使用中 - 维护期分层,重点突出 白血病患者化疗周期长、输液港需长期维护的特点(如 4 周需冲管封管 1 次,即使未使用);
风险防控细化:需强调 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输液港相关感染风险更高,故需重点指导 穿刺部位护理(保持干燥,避免抓挠)”“发热时及时告知护士(排查港相关感染)
日常护理适配:需结合白血病患者 可能伴乏力、贫血,指导 活动时避免牵拉输液港(如穿宽松衣物,避免剧烈运动),避免 通用输液港教育(如未提及 贫血患者活动时保护港体,防跌倒牵拉)。
2. 容易出现的缺欠
缺欠 1:内容过于通用,如仅答 保持清洁、定期维护,未针对白血病患者 免疫力低、化疗周期长补充 感染防控细节(如穿刺后 24 小时内不沾水,发热时及时就医排查港感染)
缺欠 2:遗漏关键维护节点,如未提及 输液港使用后需用生理盐水冲管,肝素盐水封管(根据港类型选择浓度,如成人用 100U/ml 肝素盐水),或 长期未使用时每 4 周维护 1
缺欠 3:未提及应急处理,如 输液港处红肿、疼痛、渗液,或发热>38.5℃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处理,导致健康教育不闭环。
二、高分答题技巧(突出专业深度)(一)医疗诊断:依据分层 + 分型逻辑 + 排除干扰高分答题示例
医疗诊断:急性白血病(倾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诊断依据:
症状:发热(感染或肿瘤热)、红细胞低(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案例未详述但红细胞低可推断);
实验室指标:白细胞高(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结合急性白血病多伴白细胞计数异常;
体征:胸骨后疼痛(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腔,致腔内压力增高或骨膜受刺激,为急性白血病典型体征)、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浅表淋巴结,ALL AML 更易出现淋巴结肿大);
2.分型倾向:案例中 胸骨后疼痛 + 淋巴结肿大更支持 ALLALL 易浸润淋巴结、纵隔,胸骨压痛更常见),最终需骨髓穿刺 MICM 分型确诊;
3.排除:慢性白血病(多无胸骨痛,起病缓慢,淋巴结肿大进展慢,与案例 急性起病、胸骨痛不符)。
(二)首选检查:金标准定位 + 检查目的 + 逻辑分层高分答题示例
首选检查:骨髓穿刺检查(MICM 分型),辅以血常规、淋巴结超声、胸部 CT
1.骨髓穿刺检查(确诊金标准):
目的: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明确原始细胞比例(>20% 可确诊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区分 ALL/AML,如 ALL 表达 CD10CD19AML 表达 CD33CD13);细胞遗传学(如 ALL 常见 Ph 染色体,指导治疗方案);分子生物学(如 FLT3 突变,提示预后),为诊断、分型、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血常规(初步筛查):
目的:案例中 白细胞高、红细胞低为白血病初步提示,需进一步通过骨髓穿刺明确细胞性质(排除类白血病反应等);
3.其他补充检查:
淋巴结超声:明确肿大淋巴结大小、结构(排除反应性增生或其他肿瘤转移);
胸部 CT:排查纵隔淋巴结肿大(ALL 常见纵隔浸润,可能压迫气道,需评估治疗风险)。
(三)感染部位与症状:部位 - 症状 - 机制对应,突出 高危防控高分答题示例
白血病患者易感染部位及症状(与中性粒细胞缺乏、免疫功能低下相关):
1.口腔感染(最常见部位之一):
症状:口腔黏膜溃疡、牙龈炎(牙龈红肿、出血)、口腔白斑(真菌感染),伴疼痛(影响进食),严重时可进展为口腔蜂窝织炎;
2.呼吸道感染(最易致命部位):
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咽痛、流涕),下呼吸道感染(咳嗽、咳黄脓痰 / 血痰、胸痛、呼吸困难),若为真菌感染(如曲霉菌),可伴咯血、发热(>38.5℃);
3.肛周感染(易忽视但风险高):
症状:肛周红肿、热痛,排便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形成肛周脓肿(触诊有波动感),可诱发败血症;
4.泌尿道感染: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征),尿液浑浊或血尿,伴腰背部疼痛(提示肾盂肾炎);
5.皮肤黏膜感染:
症状:皮肤红肿、皮疹(如毛囊炎)、皮肤溃疡(白血病细胞浸润 + 感染),若为败血症,可出现瘀点、瘀斑。
感染机制:白血病细胞抑制骨髓正常造血,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如趋化、吞噬能力下降),免疫防御屏障破坏,易发生机会性感染(如真菌、耐药菌)。
(四)输液港的健康教育:分阶段 + 风险防控 + 白血病适配高分答题示例
“# 白血病患者输液港专项健康教育手册
一、使用前:了解输液港特性(贴合白血病治疗需求)
1. 作用:输液港为长期化疗通道(白血病化疗周期长,多为 2-3 年),可减少外周静脉穿刺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外渗(防静脉炎或组织坏死);
2. 注意:输液港植入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穿宽松衣物(避免摩擦港体,尤其白血病患者伴乏力,活动时需缓慢)。
二、使用中:感染防控与日常护理(重点!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
1.穿刺部位护理:
穿刺后 24 小时内保持敷料干燥,不可沾水;若敷料渗液、松动,及时告知护士更换(避免细菌滋生);
禁止抓挠穿刺部位(白血病患者皮肤黏膜易破损,抓挠易诱发感染);
2.输液时配合:
输液期间避免侧卧压迫港体侧,若出现港体处疼痛、红肿、渗液,立即告知护士(排查感染或导管移位);
发热(>38.5℃)时需主动告知 有输液港,便于医生排查 港相关感染(如导管尖端培养)。
三、维护期:长期管理(白血病化疗间歇期关键)
1.定期维护:
化疗间歇期(港未使用时),每 4 周需到医院进行 冲管 + 封管(用生理盐水 10ml 脉冲式冲管,再用肝素盐水 5ml 封管,成人肝素浓度 100U/ml),不可自行延长维护间隔(防导管堵塞或血栓);
维护时配合护士观察港体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硬结,排查感染或港体移位);
2.日常活动:
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做饭),避免提重物(>5kg)、剧烈弯腰(如系鞋带),防导管牵拉移位;
洗澡时用防水贴保护港体(避免长时间浸泡),洗完后及时取下防水贴,观察敷料有无潮湿。
四、应急处理(白血病患者感染进展快,需立即就医)
1.需紧急就医的情况:
港体处:红肿、疼痛、渗液(脓性或血性)、港体松动(触摸有晃动);
全身症状:发热>38.5℃、寒战、乏力加重(可能为港相关败血症);
2.禁止自行处理:不可自行涂抹药膏或挤压港体周围,避免感染扩散(白血病患者感染易进展为败血症,需专业处理)。
二、整体高分答题总结
1.逻辑分层:每个问题按 核心答案依据机制 / 意义分层,如诊断题 诊断结果依据(症状 + 指标 + 体征)分型逻辑,检查题 首选检查目的补充检查,体现 循证思维
2.疾病关联:所有回答需贴合 白血病特性(如免疫缺陷、骨髓抑制、化疗需求),避免 通用模板(如输液港教育需突出 化疗周期长、感染风险高);
3.细节专业:关键数据 / 标准需准确,如 急性白血病骨髓原始细胞>20%”“输液港维护间隔 4 ”“中性粒细胞缺乏定义(<0.5×10⁹/L,体现高级职称 精准化护理能力;
4.风险预警:需主动提及 高危情况(如肛周感染易致败血症、输液港相关感染需紧急处理),体现 预见性护理思维,而非仅答 常规内容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www.zghl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