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维度 | 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 | 备注 |
1. 疾病严重程度(0-3 分) | 0 分:正常营养需求(如单纯高血压、糖尿病,无并发症);1 分:轻度营养需求增加(如肺炎、慢性肾病 1-2 期);2 分:中度营养需求增加(如急性心肌梗死、COPD 急性加重期);3 分:重度营养需求增加(如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ICU 住院患者) | 需结合患者当前病情活动度判断,如 “卧床休息的肺炎患者” 评 1 分,“机械通气的肺炎患者” 评 2 分 |
2. 体重变化(0-3 分) | 0 分:近 3 个月体重无变化;1 分:近 3 个月体重下降<5%;2 分:近 3 个月体重下降 5%-10%,或近 1 周进食量减少<50%;3 分:近 3 个月体重下降>10%,或近 1 周进食量减少>50%,或体重指数(BMI)<18.5kg/m²(且一般情况差) | BMI 计算:体重(kg)/ 身高(m)²,若患者无法测量体重,可通过 “主观评估(如衣物变宽松)” 辅助判断 |
3. 进食情况(0-2 分) | 0 分:正常进食(每日 3 餐规律,食量正常);1 分:进食量减少(每日仅吃 2 餐,或每餐食量为平时的 1/2);2 分:几乎不能进食(每日仅摄入少量流质,或完全禁食>3 天) | 需排除 “临时禁食(如术前禁食)”,仅评估病理性进食减少 |
4. 年龄因素(0-1 分) | 0 分:年龄<70 岁;1 分:年龄≥70 岁 | 老年患者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即使体重无明显变化,也需警惕隐性营养不良 |
条目内容 | 评分标准(1-4 分,1 = 无或很少,2 = 有时,3 = 经常,4 = 总是) |
1. 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 按近 1 周内出现频率评分 |
2. 我觉得一天中早晨最好 | 反向计分:1 = 总是,2 = 经常,3 = 有时,4 = 无或很少 |
3. 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 | 正向计分 |
4. 我晚上睡眠不好 | 正向计分 |
5. 我吃得比平时少 | 正向计分 |
量表类型 | 评分分类 | 干预措施 |
抑郁自评量表(SDS) | 正常:标准分<53 分;轻度抑郁:53-62 分;中度抑郁:63-72 分;重度抑郁:>72 分 | 轻度:心理疏导(护士每日沟通 15 分钟,讲解疾病预后);中重度:转心理科会诊,予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 心理治疗 |
焦虑自评量表(SAS) | 正常:标准分<50 分;轻度焦虑:50-59 分;中度焦虑:60-69 分;重度焦虑:>69 分 | 轻度:放松训练(指导患者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每日 2 次);中重度:予抗焦虑药物(如劳拉西泮),避免情绪激动诱发病情加重(如高血压患者焦虑导致血压骤升) |
评估维度 | 具体内容 | 评分标准 |
1. 主观睡眠质量 | 近 1 个月睡眠满意度 | 0 分 = 很满意,1 分 = 较满意,2 分 = 较不满意,3 分 = 很不满意 |
2. 入睡时间 | 近 1 个月入睡所需时间 | 0 分 =<15 分钟,1 分 = 15-30 分钟,2 分 = 31-60 分钟,3 分 =>60 分钟 |
3. 睡眠时长 | 近 1 个月每晚实际睡眠时间 | 0 分 =>7 小时,1 分 = 6-7 小时,2 分 = 5-6 小时,3 分 =<5 小时 |
4. 睡眠效率 | 睡眠效率 =(实际睡眠时长 / 卧床时间)×100% | 0 分 =>85%,1 分 = 70%-85%,2 分 = 60%-69%,3 分 =<60% |
5. 睡眠障碍 | 近 1 个月出现睡眠障碍的频率(如打鼾、夜间憋醒、多梦) | 0 分 = 无,1 分 =<1 次 / 周,2 分 = 1-2 次 / 周,3 分 =≥3 次 / 周 |
6. 催眠药物使用 | 近 1 个月使用催眠药物的频率 | 0 分 = 无,1 分 =<1 次 / 周,2 分 = 1-2 次 / 周,3 分 =≥3 次 / 周 |
7. 日间功能障碍 | 近 1 个月日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频率 | 0 分 = 无,1 分 =<1 次 / 周,2 分 = 1-2 次 / 周,3 分 =≥3 次 / 周 |
分级 | 操作方法 | 判断标准 | 风险评估 | ||
Ⅰ 级(正常) | 患者取坐位,饮用 30ml 温开水 | 1 次顺利咽下,无呛咳、无停顿 | 无吞咽障碍,误吸风险低 | ||
Ⅱ 级(轻度障碍) | 患者取坐位,饮用 30ml 温开水 | 分 2 次咽下,无呛咳,无明显停顿 | 轻度吞咽障碍,误吸风险较低,可予软食(如粥、软面条) | ||
Ⅲ 级(中度障碍) | 患者取坐位,饮用 30ml 温开水 | 1 次咽下,但有呛咳;或分多次咽下,仍有呛咳 | 中度吞咽障碍,误吸风险高,需予稠厚流质(如米糊、藕粉),避免饮水 | ||
Ⅳ 级(重度障碍) | 患者取坐位,饮用 30ml 温开水 | 频繁呛咳,无法完全咽下,部分水从口角流出 | 重度吞咽障碍,误吸风险极高,需启动肠内营养(如鼻饲),禁止经口进食 | ||
Ⅴ 级(极重度障碍) | 患者取坐位,尝试饮用少量温开水(<5ml) | 立即呛咳,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 | 极重度吞咽障碍,需紧急干预(如气管切开),预防窒息 |
危险因素 | 评分标准 | 临床意义 |
1. 年龄 | <60 岁(0 分),≥60 岁(1 分) | 老年患者肠道蠕动减慢,便秘发生率是年轻人的 3 倍 |
2. 活动能力 | 能自主活动(0 分),需协助活动(1 分),完全卧床(2 分) | 活动量减少导致肠道蠕动减弱,是便秘主要诱因 |
3. 饮食情况 | 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0g(0 分),10-20g(1 分),<10g(2 分) | 膳食纤维不足导致粪便体积小,肠道排空慢 |
4. 饮水情况 | 每日饮水>1500ml(0 分),1000-1500ml(1 分),<1000ml(2 分) | 水分不足导致粪便干结,难以排出 |
5. 排便习惯 | 每日排便(0 分),每 2-3 天排便(1 分),每 4 天以上排便(2 分) | 排便间隔延长易导致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 |
6. 药物因素 | 未使用致便秘药物(0 分),使用 1 种(1 分),使用≥2 种(2 分) | 常见致便秘药物:阿片类止痛药、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抗抑郁药 |
7. 疾病因素 | 无相关疾病(0 分),有 1 种(1 分),有≥2 种(2 分) | 相关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致肠道动力不足)、脑卒中(神经损伤致排便反射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 |
8. 心理因素 | 无焦虑 / 抑郁(0 分),有焦虑 / 抑郁(1 分) | 心理障碍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肠道蠕动 |
分级 | 操作方法 | 临床表现 | 常见病因 |
Ⅰ 度(轻度) | 用手指轻压胫骨前皮肤(力度适中) | 按压后出现轻度凹陷,凹陷深度<1cm,恢复时间<30 秒 | 轻度心衰、早期肾病综合征、久坐导致的下肢水肿 |
Ⅱ 度(中度) | 用手指按压胫骨前皮肤 | 按压后出现明显凹陷,凹陷深度 1-2cm,恢复时间 30 秒 - 2 分钟 | 中度心衰、肝硬化代偿期、肾病综合征(尿蛋白 3-5g/24h) |
Ⅲ 度(重度) | 用手指按压胫骨前皮肤 | 按压后出现深度凹陷,凹陷深度>2cm,恢复时间>2 分钟,伴皮肤发亮、皮纹消失 | 重度心衰、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肾病综合征(尿蛋白>5g/24h) |
Ⅳ 度(极重度) | 观察皮肤表现,无需按压 | 全身水肿,伴胸腔积液 / 腹腔积液,出现呼吸困难、腹胀 | 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低蛋白血症(白蛋白<20g/L) |
|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www.zghl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