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具体内容(含依据与优先级)  | 
1. 切断传播途径措施  | [size=11.0000pt]1. 空气消毒:负压病房 / 通风单间(每日开窗 3 次 ×30 分钟),紫外线灯消毒(2 次 / 日 ×60 分钟,第九版《传染病学》呼吸道隔离要求); [size=11.0000pt]2. 飞沫阻断:患者戴医用外科口罩(肺结核戴 N95),医护操作戴 N95 + 护目镜,避免患者大声讲话(《传染病防治法》“阻断飞沫传播” 核心要求); 3. 物品消毒:高频接触表面(门把手、床栏)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2 次 / 日),患者餐具煮沸消毒(30 分钟 / 次)。  | 
2.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优先级)  | [size=11.0000pt]1. 高优先级:气体交换受损(相关因素:肺通气 / 换气功能障碍,如新冠病毒性肺炎致肺泡损伤,第九版《传染病学》病理机制); [size=11.0000pt]2. 中优先级:有传播感染的风险(相关因素:患者咳嗽产生飞沫、痰液含病原微生物); 3. 低优先级:焦虑(相关因素:隔离环境、担心预后)。  | 
3. 护理措施  | [size=11.0000pt]1. 气体交换受损:取半卧位,鼻导管吸氧(2-3L/min),监测血氧饱和度(≥93%),遵医嘱用抗病毒药(如新冠用奈玛特韦); [size=11.0000pt]2. 感染传播防控:指导患者痰液吐入含氯消毒剂痰杯(1:1 浸泡 30 分钟),医护操作后七步洗手(≥15 秒) ;3. 焦虑缓解:每日视频沟通家属(1 次 / 日),用通俗语言解释治疗进展(如 “病毒载量下降提示好转”)。  | 
4. 健康教育  | [size=11.0000pt]1. 患者:① 戴口罩方法(按压鼻夹贴合面部,潮湿即换);② 复查计划(新冠出院后 2 周复查 CT,肺结核 1/3/6 个月查痰菌); [size=11.0000pt]2. 家属:① 探视需持 48 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穿隔离衣;② 家中通风消毒(同病房标准); 3. 社区:① 流感高发季接种疫苗(每年 9-10 月,第九版《传染病学》预防建议);② 聚集性场所戴口罩。  | 
类别  | 具体内容(含依据与优先级)  | 
类别  | 具体内容(含依据与优先级)  | 
1. 切断传播途径措施  | [size=11.0000pt]1. 粪便 / 呕吐物处理:霍乱患者排泄物加 1000mg/L 含氯消毒剂(呕吐物 1:2、粪便 1:1)浸泡 2 小时(《传染病管理办法》消化道隔离核心); [size=11.0000pt]2. 饮食消毒:患者禁食(急性期)→ 流质(米汤)→ 半流质(粥),避免生冷 / 剩食(第九版《传染病学》霍乱饮食原则); 3. 手卫生强化:患者 / 家属饭前便后用流动水 + 洗手液洗手(≥20 秒),医护接触污染物后戴双层手套。  | 
2.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优先级)  | [size=11.0000pt]1. 高优先级:体液不足(相关因素:霍乱剧烈呕吐 / 腹泻致脱水,第九版《传染病学》霍乱典型症状); [size=11.0000pt]2. 中优先级:皮肤完整性受损(相关因素:频繁排便刺激肛周皮肤); 3. 低优先级:知识缺乏(相关因素:不了解饮食禁忌与消毒方法)。  | 
3. 护理措施  | [size=11.0000pt]1. 体液不足:开通静脉通路(生理盐水 + 氯化钾),记录出入量(尿量≥30ml/h 为达标),遵医嘱用口服补液盐(ORS,霍乱轻中度脱水首选); [size=11.0000pt]2. 皮肤保护:每次排便后温水清洗肛周,涂氧化锌软膏,选择柔软纸巾; 3. 知识宣教:演示含氯消毒剂配置(1 片消毒片 + 500ml 水),发放 “饮食红黑榜”(红:粥 / 煮苹果;黑:生冷 / 油炸)。  | 
4. 健康教育  | [size=11.0000pt]1. 患者:① 腹泻停止后逐步过渡饮食(1 周内忌油腻);② 霍乱需隔离至粪便培养连续 3 次阴性(《传染病防治法》解除隔离标准); 2. 家属:① 患者餐具单独使用,每日煮沸消毒;② 密切接触者需查粪便(霍乱)/ 甲肝抗体(甲肝);3. 社区:① 饮用煮沸水,避免生食海鲜(霍乱预防);② 甲肝高发区儿童接种甲肝疫苗。  | 
类别  | 具体内容(含依据与优先级)  | 
1. 切断传播途径措施  | [size=11.0000pt]1. 器械消毒:血糖仪、输液器专人专用,用后 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高压灭菌(《传染病管理办法》血液隔离要求); [size=11.0000pt]2. 暴露防控:医护操作戴双层手套,针刺伤后立即挤血→75% 酒精消毒→24 小时内上报(第九版《传染病学》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3. 体液管理:患者血液 / 体液污染地面时,用含氯消毒剂覆盖 30 分钟后清理,避免直接接触。  | 
2.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优先级)  | [size=11.0000pt]1. 高优先级:有医源性暴露的风险(相关因素:操作中针头滑落、体液喷溅); [size=11.0000pt]2. 中优先级:焦虑 / 自我认同紊乱(相关因素:担心歧视、治疗预后); 3. 低优先级:潜在并发症(肝损伤,相关因素:乙肝 / 艾滋病抗病毒药副作用)。  | 
3. 护理措施  | [size=11.0000pt]1. 暴露防控:操作前检查器械完整性(如针头无松动),治疗盘铺无菌巾,操作后锐器立即入锐器盒; 2. 心理支持:提供隐私诊疗区,介绍康复案例(如 “规范治疗可正常工作”),避免使用 “传染病患者” 等标签化表述;3. 并发症监测:每周查肝功能(ALT、AST),指导患者避免饮酒 / 肝损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 
4. 健康教育  | [size=11.0000pt]1. 患者:① 乙肝需长期服抗病毒药(如恩替卡韦,不可自行停药);② 艾滋病定期查病毒载量(每 3 个月 1 次); [size=11.0000pt]2. 家属:① 避免共用牙刷 / 剃须刀,乙肝家属接种乙肝疫苗;② 梅毒患者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 3. 社区:① 宣传 “安全注射”(避免共用注射器);②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点位置公示。  | 
类别  | 具体内容(含依据与优先级)  | 
1. 切断传播途径措施  | [size=11.0000pt]1. 媒介消杀:乙脑 / 疟疾用菊酯类杀虫剂喷洒(病房周边 20 米,每周 1 次),鼠疫由疾控专业灭鼠灭蚤(《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应急处置); [size=11.0000pt]2. 防蚊隔离:乙脑 / 疟疾患者住防蚊病房(纱窗 + 蚊帐),外出穿长袖衣裤 + 涂避蚊胺(≥20%); 3. 环境清理:清除病房周边积水(花盆托盘、下水道口),避免蚊虫滋生(第九版《传染病学》虫媒传播阻断)。  | 
2.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优先级)  | [size=11.0000pt]1. 高优先级:体温过高(相关因素:乙脑病毒致中枢热、疟疾疟原虫裂殖子释放毒素); [size=11.0000pt]2. 中优先级:意识障碍(相关因素:乙脑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3. 低优先级:有传播感染的风险(相关因素:蚊虫叮咬患者后再叮咬他人)。  | 
3. 护理措施  | [size=11.0000pt]1. 体温过高:乙脑用冰袋敷前额(15 分钟 / 次),疟疾遵医嘱用氯喹 + 对乙酰氨基酚,避免酒精擦浴(防血管扩张);2. 意识障碍:专人陪护,床旁加护栏,每 2 小时翻身 1 次防压疮,用生理盐水湿润口唇防干裂; 3. 媒介防 】】控:每日检查蚊帐完整性,诱蚊灯每日清理(7:00 关闭后用 75% 酒精擦灯体)。  | 
4. 健康教育  | [size=11.0000pt]1. 患者:① 乙脑恢复期需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锻炼);② 疟疾治愈后避免去疫区(防再感染); [size=11.0000pt]2. 家属:① 乙脑患者意识清醒后逐步增加营养(高蛋白软食);② 家中安装纱窗,定期消杀蚊虫; 3. 社区:① 乙脑流行季(夏秋季)儿童接种乙脑疫苗;② 鼠疫疫区居民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如旱獭)。  | 
类别  | 具体内容(含依据与优先级)  | 
类别  | 具体内容(含依据与优先级)  | 
1. 切断传播途径措施  | [size=11.0000pt]1. 接触消毒:患者衣物 / 被褥用 60℃以上热水清洗(30 分钟),或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第九版《传染病学》接触隔离要求); [size=11.0000pt]2. 飞沫阻断:猩红热患者戴口罩,避免咳嗽飞沫传播,医护接触后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75%)消毒; 3. 皮疹保护:水痘患者皮疹用炉甘石洗剂外涂,避免搔抓致继发感染(《传染病管理办法》皮肤黏膜隔离)。  | 
2.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优先级)  | [size=11.0000pt]1. 高优先级:皮肤完整性受损(相关因素:水痘疱疹破裂、带状疱疹神经痛致搔抓) [size=11.0000pt];2. 中优先级:疼痛(相关因素: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第九版《传染病学》带状疱疹典型症状); 3. 低优先级:知识缺乏(相关因素:不了解隔离时长与皮疹护理)。  | 
3. 护理措施  | [size=11.0000pt]1. 皮肤保护:水痘用无菌棉签涂炉甘石洗剂(避免手抓),疱疹破裂后涂莫匹罗星软膏;带状疱疹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皮疹; [size=11.0000pt]2. 疼痛管理:带状疱疹遵医嘱用加巴喷丁,局部冷敷(10 分钟 / 次)缓解疼痛; 3. 隔离执行:猩红热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水痘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传染病防治法》解除隔离标准)。  | 
4. 健康教育  | [size=11.0000pt]1. 患者:① 水痘避免用激素(防病情加重);② 猩红热恢复期忌辛辣(防皮肤瘙痒加重); [size=11.0000pt]2. 家属:① 儿童水痘患者修剪指甲(防搔抓);② 接触者需观察 21 天(水痘潜伏期); 3. 社区:① 儿童接种水痘疫苗(1-12 岁 1 剂,≥13 岁 2 剂);② 猩红热高发季教室通风消毒(每日 2 次)。  | 
类别  | 具体内容(含依据与优先级)  | 
1. 切断传播途径措施  | [size=11.0000pt]1. 接触消毒:患者衣物 / 被褥用 60℃以上热水清洗(30 分钟),或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第九版《传染病学》接触隔离要求); [size=11.0000pt]2. 飞沫阻断:猩红热患者戴口罩,避免咳嗽飞沫传播,医护接触后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75%)消毒; 3. 皮疹保护:水痘患者皮疹用炉甘石洗剂外涂,避免搔抓致继发感染(《传染病管理办法》皮肤黏膜隔离)。  | 
|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www.zghlz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