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标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断依据及急性期护理优先级措施 [打印本页]

作者: libingccmb    时间: 昨天 21:34
标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断依据及急性期护理优先级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断依据及急性期护理优先级措施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断依据
DKA 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以高血糖、酮症、酸中毒为核心特征,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 + 实验室检查,具体如下:
诊断维度
具体内容
关键判断标准
1. 病史与诱因
1. 多有糖尿病史(1 型糖尿病更常见,2 型糖尿病多因感染、停药、应激诱发);2. 常见诱因:急性感染(肺炎、尿路感染)、胰岛素 / 降糖药突然停用、饮食失控(高糖高脂饮食)、创伤 / 手术 / 脑卒中、妊娠分娩、药物(如糖皮质激素)。
存在明确糖尿病史 + 上述 1 项及以上诱因,需高度警惕 DKA
2. 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高血糖症状加重:多饮、多尿、口渴(每日饮水量>3000ml,尿量同步增多);酮症相关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腹痛(易误诊为急腹症)、乏力、嗜睡;酸中毒症状:呼吸深快(Kussmaul 呼吸)、呼气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2)体征: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脱水表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休克前期)、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严重酸中毒)。
出现 多饮多尿 + 恶心呕吐 + 深快呼吸 + 烂苹果味,需立即排查 DKA
3. 实验室检查
1)血糖测定:血糖显著升高,通常为 16.7-33.3mmol/L(严重时>33.3mmol/L);2)尿糖与尿酮:尿糖强阳性(+++~++++),尿酮阳性(++~+++,包括乙酰乙酸、β- 羟丁酸);3)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pH7.35,碳酸氢根(HCO₃⁻)<18mmol/L,碱剩余(BE)<-3mmol/L,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代偿性降低(因呼吸代偿);4)电解质:血钾初期可正常或升高(脱水导致细胞内钾外移),治疗后易出现低钾血症;血钠多降低(脱水导致血液浓缩或稀释);5)其他: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脱水导致肾前性肾功能损伤),白细胞计数升高(感染或应激)。
满足 血糖>16.7mmol/L + 尿酮阳性 + pH7.35”,即可确诊 DKA
诊断维度
具体内容
关键判断标准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期护理优先级及措施(按 危及生命控制病情基础护理排序)
急性期护理核心目标:纠正脱水酸中毒、控制高血糖、预防并发症,需严格按优先级执行,避免延误救治。
(一)一级护理(危及生命,立即执行,优先级★★★★★
针对 脱水休克、严重酸中毒、意识障碍,需在接诊 30 分钟内启动:
1. 快速补液纠正脱水
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首选生理盐水(0.9% 氯化钠注射液);
方案:第 1 小时补液量 1000-1500ml(快速扩容,改善组织灌注),随后根据脱水程度(如皮肤弹性、尿量)调整,24 小时总补液量约 4000-6000ml(严重脱水可至 6000-8000ml);
监测:每 30 分钟记录尿量(目标尿量≥30ml/h,提示补液有效),每小时监测血压、心率(避免补液过快导致心衰)。
1. 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泵入降糖
原则:平稳降糖,避免血糖下降过快(防止脑水肿);
方案:胰岛素 0.1U/kgh)持续静脉泵入(如 60kg 患者,每小时泵入 6U),用生理盐水稀释(如 50U 胰岛素 + 50ml 生理盐水,每小时泵入 6ml);
监测:每 1-2 小时测血糖,目标每小时血糖下降 3.9-6.1mmol/L,当血糖降至 13.9mmol/L 时,改用 5% 葡萄糖注射液 + 胰岛素(比例 2-4g 葡萄糖:1U 胰岛素),维持血糖 8.3-11.1mmol/L(避免低血糖)。
1. 纠正酸中毒(按需使用)
适用场景:pH7.1 HCO₃⁻5mmol/L(严重酸中毒);
方案:给予 5% 碳酸氢钠注射液(按公式计算:补碱量 =22 - 实测 HCO₃⁻× 体重 kg×0.5,先补半量,稀释为 1.25% 浓度静脉滴注);
禁忌:pH≥7.1 时不建议常规补碱(过度补碱易导致脑水肿、低钾血症),需动态监测血气分析(每 2 小时 1 次)。
1. 生命体征与意识监测
15-30 分钟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记录意识状态(清醒 / 模糊 / 昏迷);
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备好吸引器,必要时气管插管(预防窒息)。
(二)二级护理(控制病情,同步执行,优先级★★★★
针对 电解质紊乱、诱因控制,需在接诊 1-2 小时内落实:
1. 电解质监测与纠正(重点补钾)
监测:每 2 小时测血钾,记录心电图(低钾时出现 U 波、T 波低平,高钾时 T 波高尖);
补钾原则:
血钾<3.5mmol/L:立即补钾,静脉滴注氯化钾(浓度≤0.3%,如 500ml 生理盐水 + 1.5g 氯化钾,每小时滴注 20-30ml),同时口服补钾(如氯化钾缓释片 1g,每日 3 次);
血钾 3.5-5.5mmol/L:补液中常规加钾(每 500ml 液体加 1.5g 氯化钾),维持血钾 4.0-5.0mmol/L
血钾>5.5mmol/L:暂停补钾,密切监测(避免高钾导致心律失常)。
1. 诱因控制(预防病情加重)
感染诱因: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尿路感染用左氧氟沙星,肺炎用头孢类),留取血、尿标本做病原学检查;
停药诱因:明确患者是否停用胰岛素 / 降糖药,向患者及家属强调 不可自行停药,待病情稳定后恢复规范降糖治疗;
应激诱因:如创伤 / 手术患者,协同外科团队控制原发病,减少应激反应。
(三)三级护理(基础护理,持续执行,优先级★★★
针对 症状缓解、并发症预防、健康指导,需贯穿急性期全程:
1. 症状护理
恶心呕吐:暂禁食,待呕吐停止、意识清醒后,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无糖藕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腹痛:禁止热敷(避免掩盖急腹症),密切观察腹痛性质(如持续加重需排查胰腺炎、阑尾炎);
皮肤护理:脱水患者皮肤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拭皮肤,避免摩擦(预防压疮),眼窝凹陷者可涂眼膏(保护角膜)。
1. 并发症预防
脑水肿:密切观察头痛、呕吐、意识变化(如由模糊转为昏迷),避免血糖下降过快(每小时>6.1mmol/L),必要时遵医嘱用甘露醇脱水;
低血糖:监测血糖时若<3.9mmol/L,立即停用胰岛素,口服糖水或静脉推注 50% 葡萄糖注射液 20-40ml
肾功能损伤:记录每小时尿量,若尿量<30ml/h 且补液充足,需排查肾损伤,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 健康指导(病情稳定后)
告知患者 DKA 诱因(如感染、停药),指导 规律用药、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如空腹血糖控制 4.4-7.0mmol/L);
教会患者识别早期症状(如口渴加重、恶心),出现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
家属指导:学会血糖监测方法,协助患者规范用药,避免患者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
三、护理注意事项(避免医疗差错)
1. 补液速度:老年患者或有心衰史者,需减慢补液速度(第 1 小时 500-1000ml),避免诱发心衰,可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补液;
2. 胰岛素使用:严禁胰岛素静脉推注(易导致低血糖),必须用输液泵精准控制剂量;
3. 血气分析:严重酸中毒患者,补碱后需复查血气,避免过度纠正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4. 记录规范:详细记录补液量、胰岛素用量、尿量、血糖、血钾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欢迎光临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http://www.zghlz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