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关于除颤那些事儿,都在这里 !

2015-8-3 14: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10| 评论: 0|来自: 中国护理之声

摘要: 一、适应症非同步除颤用于:室颤、室扑。同步除颤用于: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二、禁忌症⑴ 洋地黄中毒所致心律失常。⑵ 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者。⑶ 风湿活动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⑷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合并 ...
一、适应症

非同步除颤用于:室颤、室扑。
同步除颤用于: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

二、禁忌症

⑴ 洋地黄中毒所致心律失常。
⑵ 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者。
⑶ 风湿活动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
⑷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合并心律失常者。
⑸ 房扑、房颤或室上性心律失常伴高度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
⑹ 心脏明显扩大及心功能不全者。
⑺ 高龄房颤者,高血压性或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长期持续房颤者,心室率特别缓慢者。
⑻ 慢性心脏瓣膜病,房颤已持续一年以上者。
⑼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一个月以内的房颤及甲亢症状未控制的房颤。
⑽ 最近发生过栓塞者。

三、并发症

⑴ 局部皮肤灼伤(严重灼伤多与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良有关。除颤后应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灼伤的出现。轻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较重者按一般烧伤处理。)
⑵ 栓塞:心、肺、脑、下肢栓塞
⑶ 心律失常:几秒内可自行恢复     
⑷ 心包填塞   
⑸ 乳头肌功能断裂       
⑹ 心脏破裂
(7) 低血压(可能与高能量电除颤造成的心肌损害有关)
(8)急性肺水肿 (多出现在电除颤后1~3h内,亦可发生在电除颤24h后)

四、操作流程

(一)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图状态以及是否有室颤波。
(二)操作前准备  
   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治疗碗内放纱布5块、摆放有序。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检查除颤仪后向考官报告“设备完好,电量充足,连线正常;电极板完好” 。
   4.报告心律“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准备时间不超过30秒钟)。
  (三)操作
   1.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迅速擦干患者皮肤。
   2.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确认电复律状态为非同步方式。
   3.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5.充电、口述“请旁人离开”。
   6.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报告仍为室颤)。
   7.环顾病人四周,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操作者身体后退一小步,不能与患者接触)。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9.除颤结束,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
   10.移开电极板。
   11.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报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继续做好后续治疗;病人病情稳定,遵医嘱停用心电监护。取下电极片,擦净皮肤。
   13.电极板正确回位;关机。
   (四)操作后
   1. 擦干胸壁皮肤,整理病人衣物,协助舒适卧位,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2.整理用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