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13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老资讯] 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医保值得期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14:0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医保值得期待
  • 字号



评论 邮件 [url=]纠错[/url]
2015-02-10 16:26:00 来源:长江时评
  深圳临终关怀医疗服务稀缺,市卫计委近日透露,正探索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的医保制度,降低签约患者个人支付比例,为临终关怀病人减少经济负担。市人社局表示可考虑将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医保计划,为病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资金支持。(《南方都市报》2015年2月10日http://epaper.nandu.com/epaper/H ... _3387333.htm?div=-1)
  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将长期卧床、病情适合家庭治疗的康复期病患及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等,转入社康中心的“家庭病床”,由社区医务人员上门指导开展康复治疗、医疗护理等医学健康照顾。探索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的医保制度,降低签约患者个人支付比例,使家庭医生能够以较低的收费和医药费用自付比例吸引社区居民,临终关怀服务有望纳入医保,值得叫好和期待。
  长期以来,治病救人被视为医学的天职和目的,治愈疾病成为好医生有本事的标志。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公众对医学的期望越来越高;一些医生也自许甚高,认为疾病总能被征服。然而,严峻的现实是,不管医学如何发展,有些疾病是治不好的,有些病人是康复不了的。因此,像姑息治疗、无效医疗这样似乎与医学不相容的概念不仅提出来了,而且逐渐被接受和推行。
  曾几何时,制度一直教育、要求医生全力救治病人,延长病人生命,哪怕一分钟也好,否则便是失职、无德。可正如巴金老人曾感叹的那一声“长寿对我是一种惩罚”,对那些不可逆转的临终病人,我们要不要尊重他们的愿望,让他们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显然,临终关怀完全可以得到伦理的辩护,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也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临终关怀作为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站,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尽管一些城市已推出此类服务,但多数是一些民间组织在实施,覆盖面极为有限。找不到床位、花不起钱困扰着部分老人及其家人。“舒缓疗护”扩展了临终关怀的内容,并且将其全面纳入医保,无疑是符合医疗伦理的人性化做法。
  经济原因使病人放弃了治疗,经济原因也使临终关怀病区步履维艰。临终关怀已被列为一个独立学科,其内容正式列入卫生部制定的社区护理教学和全科医生培训大纲,与此相对应,临终关怀服务大部分应纳入到医疗保险之中。目前,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费用的有效照料方法,是解决濒危病人家庭照料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外的临终关怀已经走上制度化道路,临终关怀服务大部分纳入到医疗保险之中,从而扩大临终关怀服务的覆盖面,使得更多的病人享受这一福利。
  从国内外临终关怀的先进经验来看,志愿者作用不可低估,不仅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临终关怀带来新鲜和活力,以及来自全社会的关爱,这对于心理抚慰很有帮助。志愿者最好具备心理学、医学知识,并能够持续不断地奉献爱心。宁养义工服务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医学院的学生义工在为患者做护理、与患者交流或进行简单的医疗处置时所做的一切,都为今后他们医德和价值观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生、护士走出医院,深入贫困患者家里,亲身感受他们所遭受的打击和痛苦,由此实现了换位思考,拉近了医患间的心理距离,也提升了病人对医生的信赖和信任。
  也应该看到,“舒缓疗护”是一门涉及医学、护理、心理、伦理等的综合学科,需要配备由临终关怀医生、舒缓护士、公卫医师、心理医生及社工组成的梯队合理的工作团队,起点的确不低。但如果仅仅看资金,未必会给医保带来明显的额外负担,因此,“舒缓疗护”差的不是钱,而是人才和专业技术。
  1967年,英国桑德斯医师看到癌症晚期患者的需要,开办了全球第一家安宁疗护医院,至今全球已经有一百多家。仅我国台湾地区就已有超过60家医院提供安宁服务。2005年,为尊重生命,促进全球各地重视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在韩国首尔召开的第六届亚太安宁疗护发展高峰会议决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六(002291,股吧)为“世界安宁日”。
  美国临终关怀的启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在各国是相通的,美国的经验表明,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费用的有效照料方法,是解决病危病人家庭照料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美国的临终关怀医院尽管有不同的类型,但大多数属于非赢利机构,具有明显的福利性;美国的临终关怀已经走上制度化道路,临终关怀服务大部分纳入到医疗保险之中,从而扩大临终关怀服务的覆盖面,使得更多的病人享受这一福利。
  早在1976年,英国人桑德斯博士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弗关怀院。在它的门墙上,刻着一段名言:“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后一刻,你仍然那么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然逝去。但也会尽一切努力,让你活到最后一刻。”这段话极好地说明,临终关怀是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长江网 魏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