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29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胺碘酮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20:4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原因分析
(一)、药物刺激性较强
由于盐酸胺碘酮本身PH值偏酸性,静脉应用对局部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超过了血管缓冲的应激能力,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及渗透压改变,影响血管内膜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容易发生静脉炎。
(二)、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一次性头皮针静脉穿刺时,没有按要求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消毒范围直径5cm
2、留置静脉针穿刺时,消毒范围没有达到要求的8cm
3、穿刺时皮肤消毒不彻底仍然留有污垢。
4、留置针使用时用透明胶固定,局部皮肤汗液会发不出,胶贴更换不及时造成污染
而产生细菌。
(三)、穿刺血管选择不合理

1
、选择过于细小的静脉(盐酸胺碘酮对细小的血管刺激性较大,易产生静脉炎)。

2
、留置浅表静脉套管针时选择血管管径太小(血管经越小,其置管反应发生率越高,如二合一更增加发生静脉炎的可能。)

3
、选择下肢静脉输液,因为下肢静脉有瓣膜,血流缓慢,药物在下肢停留时间比上肢长,易形成静脉炎。
(四)、药液外渗

1
、药液外渗对血管壁有伤害,容易引起静脉炎,加上胺碘酮有刺激性更增加了发生静脉炎的可能。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A
、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损伤静脉,可造成药液外渗

B
、输液过程中针头移位,致使针头斜面一部分在血管外,造成药液外渗

C
、穿刺后未见回血或回血不畅,不再想扎一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实际穿刺不成
功导致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

D
、各种原因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如感染、血管内皮受损、静脉压增高等等,致使药液外渗。

E
、进针时针尖有药液残留,拔针时输液器开关没完全关闭。
(五)、盐酸胺碘酮维持量的液体浓度Cmax2mg/ml,滴速Vmax2mg/min
二、解决措施
  (一)、减少引起静脉炎的不良因素

1
维持量时浓度Cmax2mg/ml,滴速Vmax2mg/min(根据《胺碘酮应用指南》
使用,静脉炎易避免产生)

2
、严格无菌操作,遵守技术规范,以防造成污染。

3
、多选择上肢血管,尽量选用较粗、弹性好的血管穿刺,Cmax≥3mg/ml选择中心静脉导管

4
、缩短静脉用药时间,尽早给口服药。

5
、避免反复多次穿刺,确定穿刺成功输入通畅后才能继续给药。

6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观察局部如有药液外渗、红肿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二)、加强与患者沟通

1
、用胺碘酮前向患者介绍其作用与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配合,增强患者的防护意识,减少药液外渗。

2
、当患者发生了静脉炎引起红、肿、痛等不适及肢体活动受限时,要倾听患者诉说并安慰患者,指导其抬高患肢,向其讲解局部用药的有效性,消除紧张情绪,缓解精神压力,积极配合治疗。
(三)、局部护理

1
、对红、肿、硬症状较轻的患者可用0.25%洁尔碘棉球擦拭局部皮肤每天3次,症状自动回消失。

2
、对症状较重的患者,单用1~5%的亚硫酸钠液擦洗,每日3~5次;或50%的硫酸镁湿热敷,利用高渗作用,促进局部组织水肿消退

3
、利用亚硫酸钠或硫酸镁和甘油配成甘油亚硫酸钠或甘油硫酸镁乳剂持续治疗外周静脉炎疗效好,治疗时间较单用亚硫酸钠或硫酸镁明显缩短

4
、用马铃薯切片或捣烂贴敷于患处,可以治疗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马铃薯有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5
、用中药大黄15g、金银花15g
、车前草10g煎液100ml浓液涂抹冲洗,每日三次,愿意口服,效果更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2-13 14:06:2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