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是养老服务的根本
本报记者张孔娟■徐楠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社会老年人和全体公民共同关注的一件大事。而提供多样化的老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是人才,这也是有效改善老龄社会服务品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当下的老龄服务人才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与快速发展的老龄社会相适应。因此,创新养老服务领域的人才培养,是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保证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的立足之本。
目前,全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基本状况是:养老护理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尚未建立;养老服务管理人员总体数量不足,且专业化管理的能力不足。前不久在广州召开的养老服务论坛上,民政部养老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冯晓丽在演讲中表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要着眼于政策制度、服务管理、科学技术和创新培养模式。
政策创新是保障。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支持各类老年大学等教育机构发展,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养教结合。鼓励专业养老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培训和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人员。2016年6月15日,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名单》中明确提出,各相关职业院校要进一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完善并落实好专业建设规划,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以上新出台的政策,为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科技创新是支撑。科技创新的发展拓宽了人才培养的空间。“十二五”期间,民政部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第一,发展人口健康技术,重点部署疾病防控、精准医学、生殖健康、康复养老等任务。力争到2020年,形成医养康护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保障体。第二,发展健康服务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科技”示范活动。以智能服务、功能康复、个性化适配为方向,突破人机交互、神经—机器接口、多信息融合与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功能代偿、生活辅助、康复训练等康复辅具产品,建立和完善人体心理、生理等方面功能的综合评估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方法,建立和完善促进老龄健康的干预节点和适宜技术措施,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技术标准体系和解决方案。“十三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景广阔,对养老服务业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应当围绕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健康管理、康复服务、护理服务、中医保健服务等核心技术岗位的人才培养进行认真研究,建立前瞻性培养机制,在科技创新驱动下,为养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出路。一是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扩大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渠道。2015年到2016年,国家教育部、卫计委出台一系列人才培养的文件。要求通过产销结合、校企结合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一些地方如北京的社会保障学院,建立了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有机器人甚至开发出了可提升的厨房用具、可提升的卫生洁具、全智能的洗浴设备和老年人人机交互的心理咨询系统,通过计算机测试和对话等服务手段,已经在养老服务的人才培养渠道方面和模式方面探索出新路。二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专业人才培训。今后的工作重点:第一是标准化,研究制定培训标准和标准的试验推广;第二是人才培训;第三是通过社会组织来推动建立行业的评估机制,并探索国际合作的模式,提升人才的专业化水平。比如通过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养老服务论坛等形式,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各类人才培训经验,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现实背景下,期待全社会形成合力,有效整合相关部门的教育资源,扩大各类新型人才的培养渠道,提高质量、效益,加快建立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评价政策、人才使用政策、职业岗位设置政策、就业补贴政策等,建立养老服务人才的科学分类和分层培养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