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渊仔77 于 2011-12-26 07:00 PM 编辑  
 
 
 新时期手术室管理新进展———我院实行综合手术室管理的体会  
葛春林, 朱建民  
(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 上海200031 )   
摘要: 手术室是医院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和急、危重患者抢救  
的重要场所, 在医院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高  
新技术在手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患者对医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对手术室管理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作为一个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必  
须具有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 医院管理; 综合手术室; 进展  
手术室是医院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治疗和急、危重患者抢  
救的重要场所, 在医院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  
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在手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患者对医疗技  
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手术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  
为一个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必须具有高效率、高效益、高质  
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1993年哈默和钱皮在《公司再造- 管理  
革命的宣言》中提出: ”对经营过程彻底地重新构思, 根本地重新  
设计, 以达到在一些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性能方  
面的显著提高“ [ 1] 。我们根据新形势下医疗市场的变化, 就如何  
更好地做到合理利用手术室资源、提高手术室人员和设备的使  
用效率、标化消毒隔离及质量控制、优化设备的维护及保养等工  
作进行了重新设计, 实行了”综合手术室”管理, 即将人流室、内  
镜室、导管室和手术室统一管理。下面就我院在手术室统一管  
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体会介绍如下。  
1 手术室统一管理可以更好的适应医疗环境的变化  
1. 1 适应医患关系模式的变化随着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  
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患关系中的主导权由医  
生向病人一方倾斜,“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患者对医疗  
服务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 变得更  
为挑剔。统一管理后的手术室可以利用手术室优越的环境更好  
地为病人服务, 如手术室温湿度适宜, 色彩舒适, 采光符合手术  
要求, 抢救设施、药品齐全完好, 营造一种以病人利益和需求为  
中心的既舒适又安全的人文环境,使病人在接受手术和检查时,   
从心理、生理都能获得安全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和检  
查, 为医生操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 综合手术室  
要求患者在检查前更衣, 不需家属进入诊疗区, 而是由护士在候  
诊区引领患者检查、治疗并于结束后将患者交送家属, 全程护士  
陪护, 确保患者治疗全程的安全, 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也非常  
有效。  
1 . 2 适应医学知识及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生物  
技术、医学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 医院内外部  
竞争的环境不断变化, 使得医院管理要不断创新, 另  
外, 医疗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 对未来变化的  
预测变得更难把握。因此, 要求医院在加速知识及  
技术的更新, 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 也要改变医院  
传统的管理模式, 以更好地适应医学知识及技术的  
迅速发展。综合手术室这一概念打破了传统手术室  
只作手术这一传统观念, 使更新的技术、更新的设备  
高效率的应用于患者, 从而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  
1 . 3 适应医疗市场环境的变化医学技术进步以  
及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 使竞争的方式和手段不断  
翻新, 竞争程度也更为激烈。上海的医疗保险实施  
一张社保卡可以在全市各家医院进行医疗检查、住  
院、手术等医疗活动。这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就医,   
使患者在就医时, 有较多的选择余地。如何能够吸  
引更多的病人, 就需要医院管理者全面考虑, 以病人  
为导向, 对原有的工作方式进行系统性的重新整合  
或重新设计, 以达到提高为患者服务的质量、提高工  
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的目的。  
2 手术室统一管理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和节约资源  
2 . 1 高效利用现有设备资源, 减少设备资金投入  
近年来,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综合医院设备及技术  
实力也在不断地壮大, 许多诊疗科室都需要高额的  
设备投入, 但是许多医院面临着一个问题, 每一个诊  
疗科室都是独立的, 如: 独立的胃镜室、肠镜室、气管  
镜室、膀胱镜室、人流室、导管室、门诊小手术室等,   
每一个诊疗科室都面临着“ 小而全”的局面,“ 麻雀  
虽小, 五脏俱全”。按照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和地方  
卫生部门的质控要求, 每一个诊疗科室都必须拥有  
清洁的工作环境、手术或诊疗床、统一制作规范的流  
动水清洗消毒槽, 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负压吸引  
器、干燥设备、计时器、灭菌器、胃镜、肠镜、支气管  
镜、光源及活检钳等, 开展无痛诊疗业务的科室还需  
配备麻醉机、急救设备、苏醒室等。这样就导致了资  
金、设备或器械重复投入。统一后的综合手术室, 使  
得原来分散管理的设备、器械得到统一的管理和使  
用, 有些配套性用品、工作室等可以共享, 原来分散  
管理导致的设备或器械的重复投入的资金, 可以节  
省下来用于购置临床急需的新型设备, 用于扩大诊  
疗业务范围和业务量, 不断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医  
疗需要。  
2 . 2 共享人力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过 去, 各个诊  
疗科室“ 小而全”的情况不仅表现在设备上, 同时也  
表现在人员配置上, 每个诊疗科室为了工作的开展  
和应付检查均需要配备有资质的护士, 由于部分诊  
疗科室的检查项目不是每天或者全天都进行, 因而  
给配备的护士在无操作日的工作安排造成了一定的  
困难, 很难实现“ 人尽其用”的目标, 从而使人力资  
源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 由于目前各家医院采  
取的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 收入的多少根据工作量  
的多少而定, 因此这就造成一种局面, 即护士配备多  
时, 收入就降低; 护士配备少时, 影响正常的工作开  
展。综合手术室的设立, 培养护士一人多技的能力,   
可以配合各科室的手术, 也可以协助人流、内镜、导  
管等工作的开展, 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3 手术室统一管理提高了医疗效率  
医疗效率是医疗质量与医院发展水平评价的重  
要内容, 医疗服务是一复杂的多目标生产系统, 是以  
高技术和高知识的人力资本作为主要投入成本的,   
故其效率不表现在单纯产量、收益的高低, 而表现为  
质量的高低、病人满意度提高、时间与成本降低  
等[ 2 ] 。统一后的综合手术室由于采用了一个全新  
的管理模式, 因此不仅降低了成本, 也提高了医疗质  
量, 从而提高了医疗效率。  
3 . 1 制定高标准, 使管理更规范以往的各个诊疗  
科室各自为政、分散管理, 每一个部门都有一套规章  
制度, 但因为各个诊疗科室人员少、业务量少, 制度  
的制定标准不高或制定了制度却无法落实。统一后  
的综合手术室在手术室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各个专项  
诊疗科室的特点, 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与过去相  
比新的制度比较全面, 如制定了手术室的基本制度,   
无菌管理制度、查对制度, 预防差错事故制度、各级  
人员工作职责及技术操作规程等,做到有据可依, 有  
章可循, 违者必纠, 违者必罚。另外根据各诊疗科室  
的特点, 制定了统一的约诊制、知情同意制、资料登  
记制、疑难病例讨论制等。制定了就诊流程、诊疗流  
程、消毒流程等, 统一了收费标准。使管理上了一个  
台阶, 医疗安全更有保障。  
3 . 2 规范消毒隔离, 更有利于质量控制统一后的  
综合手术室在结合各诊疗科室的特点后, 业务上以  
手术室的各项制度为标准。使消毒隔离工作更加规  
范, 以利于各级质控部门的宏观管理及监督。如  
( 1) 各部门按手术室环境管理标准, 认真落实“ 一日  
三清洁, 三消毒”制度, 即: 术前、术后清洁消毒及每  
日下午常规清洁消毒内环境, 坚持每周大扫除及总  
消毒, 并进行空气采样培养, 确保空气中的细菌数<   
200cfu /m3 , 甚至达到无菌。( 2) 物品的消毒灭菌管  
理按照手术室的标准, 凡用于手术的一切物品尽可  
能采用高压灭菌, 每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 包外放置  
化学指示胶带, 确保手术用物的绝对无菌。凡是不  
能高压无菌的物品, 尽可能采用环氧乙烷或放射线  
灭菌; ( 3) 预防手术或操作感染, 严禁在同一室内施  
行不同等级的手术或操作, 必须先做无菌手术或操  
作, 后做污染手术或操作, 特殊感染或乙肝病人手术  
或操作最好固定手术间施行, 手术或操作中门外挂  
隔离标志, 限制配合人员的流动, 术后一切物品均采  
取消毒→ 清洗→ 灭菌的方法处理, 严防交叉感染。  
( 4 ) 手术或操作后处理的管理, 坚持一般污染手术  
用物采取“ 清洗→ 擦干→ 上油→ 打包→ 灭菌”的方  
法处理; 感染手术用物采用“ 消毒→ 清洗→擦干油  
→打包→灭菌”的方法; 对各种垃圾采取分类包装,   
注射器、输液器、吸引管等必须先毁形再包装, 统一  
由医院送焚烧。吸引体液、血液经消毒处理后再倒  
掉。另外, 统一管理下的设备及配件更容易做到规  
范使用、定期维护、定期检测、及时保养。这是独立  
科室在人力、物力上没有能力达到的。同时院质控  
部门可以通过对手术室各个部门的监控和管理全面  
掌握所有临床手术和操作的消毒、使用情况, 便于宏  
观控制。  
3 . 3 扩大了无痛诊疗业务, 使患者更满意无痛诊  
疗技术可以很快地使病人达到麻醉状态, 手术中既  
能保证病人生理状态稳定, 又能满足手术及检查的  
要求; 手术、检查结束后病人能立即恢复到正常状  
态, 不仅不感到痛苦, 而且没有恶心、呕吐的感觉, 并  
发症显著降低。此项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并  
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但以往,各个诊疗科室存在  
分布散、业务不集中, 使麻醉科医师和麻醉科设备无  
法满足各个诊疗科室的需要, 因而限制了该项业务  
的开展。统一管理后的手术室,各手术间和诊疗间  
集中管理, 从而使麻醉医师工作场所能够集中、麻醉  
设备能够集中使用, 使无痛诊疗业务得到扩大, 使患  
者更加满意。  
3 . 4 加强了生命体征监护, 使患者更安全统一后  
的手术室建立了面积更大、设施更全的术后苏醒室  
和恢复室, 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对患者集中管理, 进  
行生命体征监测, 这不仅使手术后患者的麻醉苏醒  
更完善和充分, 同时也有利于各种无痛诊疗患者的  
术后恢复、危重和条件较差患者的观察。使手术麻  
醉患者和接受诊疗的患者在医疗上更加安全。  
3 . 5 建立了统一的预约流程, 使患者更方便由于  
手术室和各诊疗科室的统一管理,( 1 ) 使预约流程  
统一成为可能, 这从而使各类患者较易明确检查、手  
术前的准备工作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也可使临床医  
师避免检查时间与临床手术、会诊等工作相冲突又  
可保证手术室自身人员、设备安排的计划性、可行  
性。( 2 ) 使按人性化原则进行分诊与预约成为可  
能, 例如, 一般消化道内镜、人流等多需禁食准备,   
为了减少患者禁食时间, 一般其诊疗应安排在上午  
进行。而对饮食限制相对较小的膀胱镜、DSA 导管  
检查等, 应尽量安排在下午进行。另外还要相对体  
现病人的年龄、性别、工作时间和个性要求而统一安  
排。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高新  
技术在手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患者对医疗技术的  
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手术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新世纪手术室的管理必将会打破传统的管理模  
式, 使其效率更高、效益更高、质量更高。我院在实  
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积累的集中、统一化管理模式  
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其良好的发展势头是  
医院及患者的共同希望。  
参考文献  
1 Micheal H, James C. Reengineering the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 1993 : 10 - 28.   
2 张鹭鹭, 张罗漫, 李静等. 军队医院医疗服务技术效率测量研  
究.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1999; 6 ( 6) : 440 - 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