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植物状态病人深静脉血栓预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植物状态病人深静脉血栓预防
护理之声  李冰​
植物状态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受限、血液循环缓慢等原因,成为深静脉血栓的高发人群。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做好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一、风险评估​
在患者进入植物状态后,应立即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之后每周评估一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患者的年龄、体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 卧床时间及肢体活动情况,包括是否完全不能自主活动、肢体瘫痪程度等。​

  • 既往是否有深静脉血栓病史或血栓形成倾向。​

  • 实验室检查指标,如凝血功能、D - 二聚体水平等。​

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预防措施​
(一)基础预防​
  • 体位护理:在为患者更换体位时,避免膝下垫硬枕,防止静脉回流受阻。同时,保持患者下肢适当抬高,一般抬高 15°-30°,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 皮肤护理:保持患者下肢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损伤,因为皮肤损伤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 水分补充: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维持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每日饮水量根据患者体重、病情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少于 1500ml。​

(二)物理预防​
  • 肢体被动活动:每日为患者进行肢体被动活动,包括踝关节的屈伸、旋转运动,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屈伸运动等。每个关节活动 3-5 次,每次活动持续 5-10 分钟,每日 3-4 次。通过被动活动,促进肌肉收缩,推动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有研究表明,定期的肢体被动活动可使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 40% 左右。​

  • 抗血栓袜使用:对于中、高风险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为其穿戴抗血栓袜。抗血栓袜通过逐级加压的方式,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静脉淤血。穿戴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尺寸,确保袜子平整,无褶皱,避免影响效果或导致皮肤损伤。同时,每日检查患者下肢皮肤状况,观察有无过敏、红肿等情况。​

  • 气压治疗:对于高风险患者,可使用气压治疗设备。气压治疗通过对下肢进行周期性的充气和放气,模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每次治疗时间为 20-30 分钟,每日 1-2 次。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

(三)药物预防​
对于高风险患者,在排除出血等禁忌证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如低分子肝素钠等。用药期间严格按照医嘱剂量和时间给药,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三、监测与处理​
(一)日常监测​
护理人员应每日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改变等情况。定期测量下肢周径,测量部位为髌骨上缘 15cm 和髌骨下缘 10cm 处,对比两侧肢体的周径差异。若发现一侧肢体周径较对侧增粗超过 1cm,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应高度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二)辅助检查​
对于高风险患者或出现疑似症状的患者,及时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同时,监测 D - 二聚体水平,D - 二聚体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血栓形成,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三)血栓形成后的处理​
一旦确诊深静脉血栓,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进行治疗。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血栓脱落。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情况,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通过以上综合预防措施和监测处理方法,可有效降低植物状态病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并严格执行,确保预防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