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各系统疾病共性护理难点、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
护理之声李冰根据《内科护理学7版》整理 一、各系统疾病共性护理难点(跨系统共通挑战)(一)病情评估的 “复杂性与易混淆性”1. 难点表现:多系统疾病常存在 “症状重叠”,易导致评估偏差 ◦ 示例:呼吸系统(COPD 肺心病)与循环系统(右心衰)均表现为 “下肢水肿、颈静脉充盈”,需通过 “肺部湿啰音(肺心病多伴肺部感染)、BNP 水平(心衰更高)” 鉴别; ◦ 消化系统(肝硬化腹水)与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腹水)均有 “腹围增大”,需通过 “血浆清蛋白(肾病综合征<30g/L 更显著)、肝功能指标(肝硬化伴转氨酶升高)” 区分。 1. 核心原因:慢性疾病常累及多器官,病理生理机制交叉(如 “心 - 肺 - 肾” 轴相互影响),护理评估需联动多指标(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综合判断。 (二)治疗依从性的 “长期维持困难”1. 难点表现: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患者易因 “用药复杂、饮食限制、症状缓解后忽视” 导致依从性差 ◦ 示例:内分泌系统(糖尿病)患者漏服胰岛素、自行调整剂量;呼吸系统(慢阻肺)患者不坚持缩唇呼吸训练;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患者不控制辛辣饮食。 1. 核心原因:疾病疗程长(多需终身管理)、症状缓解期 “无明显不适” 降低重视度、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 / 经济负担重、对疾病危害认知不足。 (三)并发症的 “多源性与高风险性”1. 难点表现:各系统慢性疾病患者均面临 “感染、血栓、营养不良” 等共性并发症风险,且早期症状隐匿 ◦ 示例:呼吸系统(长期卧床患者)、循环系统(心衰卧床患者)、泌尿系统(肾衰透析患者)均易发生 “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 ◦ 消化系统(肝硬化)、泌尿系统(慢性肾衰)、内分泌系统(糖尿病)均因 “营养吸收障碍 / 消耗增加” 致 “营养不良”,表现为 “体重下降、血清白蛋白降低”。 1. 核心原因:长期卧床致活动减少、免疫力下降(慢性疾病消耗)、侵入性操作(如透析导管、胃管)增加感染 / 血栓风险。 (四)症状管理的 “矛盾性与个体化差异”1. 难点表现:同一护理措施在不同患者中效果差异大,甚至存在 “治疗与副作用” 的矛盾 ◦ 示例:循环系统(心衰)与泌尿系统(肾衰)均需 “限水限盐”,但老年患者易因 “限水” 导致口干、便秘; ◦ 呼吸系统(哮喘)与内分泌系统(甲亢)均需用 “激素治疗”,但前者易致口腔念珠菌感染,后者易加重高代谢症状(心悸、多汗)。 1. 核心原因:患者年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个体耐受度不同,需动态调整护理方案,平衡 “治疗效果” 与 “副作用防控”。 二、各系统疾病共性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基于 NANDA-I 标准)(一)共性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护理问题描述:个体处于肺泡与毛细血管间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减少的状态 • 各系统相关因素: [size=11.0000pt]系统 | [size=11.0000pt]具体相关因素(病理生理 / 临床因素) | | [size=11.0000pt]气道阻塞(COPD 支气管痉挛、哮喘发作)、肺部感染(肺炎致肺泡实变)、呼吸膜增厚(肺水肿、肺纤维化) | | [size=11.0000pt]左心衰竭致肺淤血(肺泡内渗出液增多)、急性心梗致心排血量下降(肺灌注不足) | | [size=11.0000pt]慢性肾衰致尿毒症肺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肾病综合征致肺水肿(低蛋白血症致胶体渗透压下降) | | [size=11.0000pt]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致呼吸深快(代偿性酸中毒,气体交换效率降低) | (二)共性护理问题 2:体液失衡(过多或不足)• 护理问题描述:个体处于体液容量或成分异常(过多 / 不足)的状态 • 各系统相关因素: [size=11.0000pt]系统 | [size=11.0000pt]具体相关因素(病理生理 / 临床因素) | | [size=11.0000pt]右心衰竭致水钠潴留(肾灌注不足激活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急性心梗致休克(体液丢失 / 分布异常) | | [size=11.0000pt]上消化道出血致体液不足(失血)、肝硬化腹水致体液过多(门脉高压 + 低蛋白血症) | | [size=11.0000pt]慢性肾衰致水钠排泄障碍(体液过多)、肾病综合征致大量蛋白尿伴水肿(体液过多)、急性肾衰多尿期致脱水(体液不足) | | [size=11.0000pt]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致高渗性脱水(血糖过高致渗透性利尿)、甲亢致多汗(体液丢失过多) | (三)共性护理问题 3:慢性疼痛• 护理问题描述:个体经历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持续时间超过 3 个月(或疾病自然病程) • 各系统相关因素: [size=11.0000pt]系统 | [size=11.0000pt]具体相关因素(病理生理 / 临床因素) | | [size=11.0000pt]COPD 致慢性胸痛(气道阻塞致胸廓压力增高)、肺结核致胸膜粘连痛(胸膜牵拉) | | [size=11.0000pt]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慢性心衰致胸闷痛(肺淤血致肺牵张) | | [size=11.0000pt]消化性溃疡致慢性上腹痛(胃酸刺激溃疡面)、肝硬化致肝区隐痛(肝肿大牵拉包膜) | | [size=11.0000pt]慢性肾盂肾炎致腰隐痛(肾包膜受牵拉)、慢性肾衰致骨痛(肾性骨病,钙磷代谢紊乱) | (四)共性护理问题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护理问题描述:个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的状态 • 各系统相关因素: [size=11.0000pt]系统 | [size=11.0000pt]具体相关因素(病理生理 / 临床因素) | | [size=11.0000pt]COPD 致能量消耗增加(呼吸肌做功增多)、肺心病致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障碍) | | [size=11.0000pt]肝硬化致门脉高压性胃病(进食后腹胀、食欲下降)、急性胰腺炎禁食期(营养摄入中断) | | [size=11.0000pt]肾病综合征致大量蛋白丢失(血浆清蛋白下降)、慢性肾衰致尿毒症毒素刺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 | [size=11.0000pt]甲亢致高代谢(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糖尿病(血糖未控制致脂肪 / 蛋白质分解增加) | (五)共性护理问题 5:有感染的风险• 护理问题描述:个体处于易受病原体侵袭而发生感染的危险状态 • 各系统相关因素: [size=11.0000pt]系统 | [size=11.0000pt]具体相关因素(病理生理 / 临床因素) | | [size=11.0000pt]COPD 患者气道清除能力下降(黏液潴留)、长期卧床致坠积性肺炎(痰液引流不畅) | | [size=11.0000pt]心衰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致免疫力下降)、侵入性操作(中心静脉导管、起搏器) | | [size=11.0000pt]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减少)、肝性脑病患者意识障碍(误吸致肺部感染) | | [size=11.0000pt]肾衰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留置导尿管(尿路黏膜损伤) | | [size=11.0000pt]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细菌易繁殖)、皮肤破损(足部溃疡) | (六)共性护理问题 6:焦虑• 护理问题描述:个体因疾病预后不确定、治疗压力等因素,处于紧张、担忧的情绪状态 • 各系统相关因素: [size=11.0000pt]系统 | [size=11.0000pt]具体相关因素(病理生理 / 临床因素) | | [size=11.0000pt]哮喘反复发作(担心窒息)、COPD 进展为呼衰(恐惧依赖呼吸机) | | [size=11.0000pt]急性心梗后(担心再次梗死)、心衰患者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 | | [size=11.0000pt]肝硬化患者担心消化道出血(突发风险)、胰腺炎患者担心复发(饮食限制严格) | | [size=11.0000pt]肾衰患者需长期透析(经济负担 + 生活方式改变)、肾病综合征患者担心激素副作用(外貌改变) | | [size=11.0000pt]糖尿病患者担心并发症(失明、截肢)、甲亢患者担心突眼加重(外貌影响) | 三、共性护理问题的核心干预逻辑(跨系统通用)1. “评估 - 干预 - 监测” 闭环:如 “体液失衡” 需先通过 “体重、尿量、电解质” 评估失衡类型,再针对性干预(限水限盐 / 补液),最后监测 “腹围、水肿程度、血钠血钾”; 2. “个体化与分层管理”:如 “感染风险” 干预中,免疫力极低者(肝硬化脾亢、糖尿病血糖>13.9mmol/L)需加强保护性隔离,普通风险者(COPD 稳定期)需加强口腔护理; 3. “多学科协作”:如 “营养失调” 需联合营养师制定饮食方案(肾衰患者低蛋白饮食、糖尿病患者低碳水饮食),“焦虑” 需联合心理科进行认知行为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