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生儿科:长发育、儿童保健、儿童营养、患病儿童护理、家庭支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科护理学(第 7 版)核心重点知识梳理》
依据《儿科护理学》(第 7 版),按 儿童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儿童营养、患病儿童护理、家庭支持五大模块,
以表格形式提炼重点知识
二、儿童保健(分年龄阶段 针对性干预
[size=11.0000pt]年龄阶段
[size=11.0000pt]保健重点措施
[size=11.0000pt]1. 新生儿期(0-28 天)
[size=11.0000pt]保暖:环境温度 22-24℃,湿度 55%-65%,避免受凉(低体重儿需暖箱保暖);喂养:尽早母乳喂养(产后 1 小时内开奶,按需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选择配方奶(奶量按 150-200ml/(kgd) 计算);护理:脐部消毒(每日用 75% 酒精擦拭,直至脱落无渗血),皮肤清洁(每日温水擦浴,避免过度包裹);预防:接种卡介苗(出生 24 小时内)、乙肝疫苗(出生 24 小时内首剂),筛查先天性疾病(听力、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减退)。
[size=11.0000pt]2. 婴儿期(1-12 个月)
[size=11.0000pt]辅食添加:4-6 个月开始,遵循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先高铁米粉,再菜泥、果泥、肉泥);计划免疫:按程序接种脊灰、百白破、麻疹等疫苗(如 3 月龄接种百白破首剂);动作训练:4 个月训练抬头翻身,6 个月训练独坐,8 个月训练爬行,12 个月训练站立行走;口腔护理:萌牙后用指套牙刷清洁牙齿,避免含奶入睡(防龋齿)。
[size=11.0000pt]3. 幼儿期(1-3 岁)
[size=11.0000pt]营养均衡:每日奶量 500ml(保证钙摄入),搭配谷物、蔬菜、水果、肉类,避免挑食偏食;安全防护:防止跌倒(家具边角包软)、误吞(避免小颗粒物品如纽扣)、烫伤(热水瓶远离);语言训练:多与儿童交流,鼓励说完整句子(2 岁能说 2-3 字短语,3 岁能说简单句子);心理护理:减少分离焦虑(如入园前逐步适应分离),培养独立能力(如自己吃饭、穿衣)。
[size=11.0000pt]4. 学龄前期(3-6 岁)
[size=11.0000pt]社交发展:鼓励与同伴交往,培养合作能力(如玩集体游戏);心理保健:避免过度保护,允许尝试独立活动(如自己整理玩具),纠正不良行为(如说谎、打人);健康监测:每年体检 1 次,监测视力(预防近视,控制电子产品使用<1 小时 / 天)、龋齿(每日刷牙 2 次,定期涂氟);预防意外伤害:教育交通安全(过马路牵手)、防火防电,学会简单自救(如求助大人)。
[size=11.0000pt]5. 学龄期(6-12 岁)
[size=11.0000pt]学习习惯:培养规律作息(每日睡眠 9-10 小时),正确坐姿(防脊柱侧弯),避免过度学习压力;体育锻炼:每日户外活动≥1 小时(如跑步、跳绳,增强体质);营养管理:保证早餐营养(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如鸡蛋 + 牛奶 + 面包),避免零食过多(防肥胖);心理支持:关注学习兴趣与情绪,避免体罚,帮助应对同伴矛盾。
三、儿童营养(核心为 按需供给 + 常见问题干预
[size=11.0000pt]核心模块
[size=11.0000pt]重点内容
[size=11.0000pt]1. 各年龄段营养需求
[size=11.0000pt]能量:新生儿每日 100kcal/kg1 岁后降至 80-90kcal/kg,青春期增至 100-120kcal/kg营养素比例:- 蛋白质:婴儿每日 2.0-2.5g/kg(优质蛋白占 50%,如乳类、蛋、肉);- 脂肪:占总能量 30%-40%(婴儿需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促进脑发育);-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 50%-60%(主要来源为谷物,避免过多添加糖);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生素 D:新生儿生后 2 周开始补充 400IU/d(至 2 岁,预防佝偻病);- 铁:4-6 个月后补充高铁食物(如肉泥、肝泥,预防缺铁性贫血);- 钙:婴儿每日 400mg,幼儿 600mg,学龄儿童 800mg(主要来源为奶、豆制品)。
[size=11.0000pt]2. 常见营养问题及干预
[size=11.0000pt]营养不良(蛋白质 - 能量营养不良):- 分度:度(体重低于正常 15%-25%)、度(25%-40%)、度(>40%);- 表现:消瘦、皮下脂肪减少(腹部最先消失)、精神萎靡;- 干预:调整饮食(逐步增加热量与蛋白质,如从每日 80kcal/kg 增至 120kcal/kg),治疗原发病(如慢性腹泻);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病因:日照不足、维生素 D 摄入不足;- 表现:3 个月内易惊、多汗,6 个月后方颅、肋骨串珠,1 岁后 O 型腿 / X 型腿;- 干预:补充维生素 D 400-800IU/d,多晒太阳(每日 1-2 小时,暴露皮肤),严重者补充钙剂;缺铁性贫血:- 病因:辅食中铁摄入不足、慢性失血(如肠道寄生虫);- 表现:面色苍白、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干预: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饭后服用减少胃肠刺激,搭配维生素 C 促进吸收),多吃动物肝脏、瘦肉;儿童肥胖症(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均值 20%):- 干预:控制总热量(避免油炸、甜食),增加运动(每日 30 分钟有氧运动),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四、患病儿童护理(核心为 病情观察 + 舒适维护 + 治疗配合
[size=11.0000pt]核心模块
[size=11.0000pt]重点内容
[size=11.0000pt]1. 病情观察要点
[size=11.0000pt]生命体征(儿童正常范围):- 体温:新生儿 36.5-37.5℃,婴幼儿 36-37.4℃,>37.5℃为发热;- 心率:新生儿 120-140 / 分,1-3 100-120 / 分,6-12 80-100 / 分;- 呼吸:新生儿 40-45 / 分,1-3 24 / 分,6-12 20 / 分;症状体征:- 精神状态:嗜睡、烦躁、哭闹不安提示病情加重;- 进食与排泄:奶量减少、尿量<1ml/(kgh) 提示脱水,腹泻次数与粪便性状(如蛋花汤样便提示轮状病毒肠炎);- 皮肤黏膜:黄疸(新生儿生理性 vs 病理性鉴别)、皮疹(如麻疹出疹顺序为耳后发际面部躯干)。
[size=11.0000pt]2. 舒适护理措施
[size=11.0000pt]体位: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如肺炎患儿),惊厥者取侧卧位(防呕吐窒息);环境: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刺激),温湿度适宜(发热患儿环境温度 20-22℃,湿度 50%-60%);疼痛管理:- 评估工具:婴幼儿用 FLACC 评分(面部表情、腿部动作、活动、哭闹、安抚程度),学龄儿童用 VAS 评分;- 干预:非药物(安抚、玩具分散注意力、热敷 / 冷敷),药物(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用成人药物);皮肤护理:腹泻患儿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洁臀部(涂护臀膏防红臀),卧床患儿每 2 小时翻身(防压疮)。
[size=11.0000pt]3. 治疗配合护理
[size=11.0000pt]用药护理:- 剂量计算:按体重(mg/kg)或体表面积计算,避免过量;- 给药途径:婴幼儿首选口服(如糖浆剂)、静脉(如头皮静脉穿刺),避免肌内注射(臀肌发育不完善);- 观察副作用:如青霉素类观察过敏反应(皮疹、喉头水肿),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观察出汗过多致脱水;输液护理:- 穿刺部位:新生儿选头皮静脉,婴幼儿选手背、足背静脉;- 速度控制:新生儿 5-10 / 分,婴幼儿 10-20 / 分(防心衰);- 异常处理:渗血渗液时立即拔针,肿胀处用硫酸镁湿敷;特殊治疗:- 氧疗:鼻导管吸氧(婴幼儿 0.5-1L/min),面罩吸氧(1-2L/min),观察氧饱和度(维持 95%-100%);- 雾化吸入:哮喘患儿用沙丁胺醇雾化,指导正确姿势(坐位或半卧位,慢而深的呼吸)。
五、家庭支持(核心为 心理支持 + 技能指导 + 参与护理
[size=11.0000pt]核心模块
[size=11.0000pt]重点内容
[size=11.0000pt]1. 心理支持措施
[size=11.0000pt]儿童心理:- 婴幼儿:分离焦虑时允许携带熟悉玩具(如安抚巾),医护人员多拥抱、轻声安慰;- 学龄儿童:用通俗语言解释疾病与治疗(如 打针是为了把细菌赶走),减少恐惧,鼓励表达感受;家长心理:- 沟通:及时告知病情与治疗方案,解答疑问(如 孩子发热会烧坏脑子吗),缓解焦虑;- 情绪疏导:允许家长表达担忧,分享康复案例,避免过度指责(如不抱怨家长照顾不当)。
[size=11.0000pt]2. 健康教育指导
[size=11.0000pt]疾病知识:讲解病因(如 轮状病毒肠炎通过粪 - 口传播)、治疗过程(如 抗生素需用 7 天,不可自行停药)、预后(如 普通肺炎 1-2 周可痊愈);护理技能:- 喂养:腹泻患儿指导口服补液盐(ORS)服用方法(少量多次,每次 10-20ml);- 皮肤:红臀患儿指导护臀膏涂抹技巧,湿疹患儿指导保湿护理;- 用药:教会家长准确喂药(如用喂药器,避免捏鼻子灌药),记录用药时间与剂量;预防措施:如呼吸道感染流行季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勤洗手(七步洗手法),按时接种疫苗。
[size=11.0000pt]3. 家庭参与护理
[size=11.0000pt]病情观察:指导家长观察儿童精神、进食、尿量(如 尿量减少提示脱水,需及时就医),记录体温变化(每日测 4 次,绘体温曲线);日常护理:协助患儿进食、清洁、休息(如住院期间家长参与喂养,增加安全感);康复训练:如脑瘫患儿指导家庭康复动作(如被动关节活动),哮喘患儿指导正确使用吸入器(家长需先学会再教儿童);随访提醒:告知复查时间(如 肺炎出院后 1 周复查胸片),异常情况(如发热反复、呼吸困难)及时就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