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与肺水肿:临床表现及急症处理规范 护理之声 李冰编辑整理
(依据《内科学(第 11 版)》《急诊急救临床实践指南(2025 版)》,聚焦 “快速识别 - 分级处理 - 风险防控”,适用于内科急诊、病房应急场景) 一、咳血:临床表现与急症处理(一)临床表现(按出血量分级,精准识别风险)1. 症状与体征特征出血量分级 | 核心临床表现 | 伴随症状与体征 | 常见病因 | | 咳嗽时痰中带血(鲜红色血丝或血凝块),或咯出少量鲜血(每次<5ml) | 多无明显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伴轻微咳嗽、胸部隐痛;体征正常或仅闻及局部呼吸音稍减弱 | 支气管扩张(轻症)、肺结核(病灶少量出血)、肺炎(炎症侵犯小血管) | | 咯出鲜血(每次 10-50ml),可混有痰液,咳嗽频率增加 | 伴头晕、乏力、心慌,活动后气短;心率轻度加快(90-100 次 / 分),血压正常或轻度下降(收缩压 90-100mmHg) | 支气管扩张(中度)、肺癌(肿瘤侵犯支气管血管)、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 大量咳血(>500ml/24h 或单次>100ml) | 咯血呈喷射状或持续涌出(鲜红色,伴大量血凝块),严重时出现口鼻同时出血 | 伴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意识淡漠(早期休克表现);心率>120 次 / 分,收缩压<90mmHg,尿量<30ml/h;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血凝块堵塞气道) | 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空洞破裂)、肺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破裂) | 2. 关键鉴别要点(避免与呕血混淆)• 咳血 vs 呕血:咳血多为鲜红色,混有痰液,伴咳嗽、胸闷;呕血多为咖啡色或暗红色,混有食物残渣,伴恶心、呕吐、上腹痛; • 致命风险信号:出现 “咯血伴呼吸困难、窒息感(突发呼吸急促、发绀、意识障碍)”,提示血块堵塞大气道,需立即抢救(窒息致死时间可短至 5-10 分钟)。 (二)急症处理(分 “紧急抢救 - 对症治疗 - 病因控制” 三阶段)
1. 紧急抢救(针对大量咳血 / 窒息风险,优先保障气道通畅)• 第一步:体位引流,防止窒息 立即协助患者取患侧卧位 + 头低足高 45°(如已知出血部位在右侧肺,取右侧卧位),头偏向一侧,用手轻拍患者背部(从下往上,力度适中),促进血块排出;禁止患者仰头或坐位(避免血块呛入气管),若出现窒息(突发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立即行海姆立克急救法(环抱患者腰部,双手快速向上冲击腹部),同时呼叫急救团队。 • 第二步:气道保护与氧疗 予高流量吸氧(6-8L/min,鼻导管或面罩),维持血氧饱和度≥95%;若患者出现呼吸急促(>30 次 / 分)、发绀,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通过吸痰管清除气道内血凝块(吸痰负压控制在 150-200mmHg,避免损伤气道黏膜)。 • 第三步:快速建立静脉通路 建立 2 条 18G 静脉通路,一条用于输注平衡液(如乳酸林格液,初始 500ml/30 分钟,纠正休克),另一条用于输注止血药物;若血红蛋白<70g/L,立即申请同型红细胞悬液(每次 2U,输注速度根据血压调整)。 2. 对症治疗(止血 + 预防并发症)• 止血药物使用(遵医嘱) ◦ 常规止血:氨甲环酸(0.5-1.0g 静滴,每日 2 次),或酚磺乙胺(3.0g 静滴,每日 1 次); ◦ 重症止血:垂体后叶素(适用于无冠心病、高血压患者),首剂 5-10U 加入 5% 葡萄糖液 20ml 缓慢静推(10-15 分钟),随后以 0.1-0.2U/min 持续静滴,注意监测血压(避免血压骤升); ◦ 替代方案(禁忌使用垂体后叶素者):生长抑素(首剂 250μg 静推,随后 250μg/h 持续静滴),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 并发症预防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 2.0g 静滴,每日 1 次),避免血凝块堵塞气道引发感染;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予地西泮 5-10mg 肌注(避免过度躁动加重出血),但需警惕镇静过度掩盖病情。 3. 病因控制(待病情稳定后实施)• 支气管扩张:待出血停止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止血成功率>90%); • 肺结核:予抗结核治疗(异烟肼 + 利福平 + 吡嗪酰胺 + 乙胺丁醇联合用药),避免活动性病灶进一步出血; • 肺癌:若为中央型肺癌,可行支气管镜下止血(局部注射止血药物或放置止血夹),后续根据肿瘤分期制定放化疗方案。 二、肺水肿:临床表现与急症处理(一)临床表现(按病因分型,突出典型症状)1.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最常见,占肺水肿 70% 以上)• 典型症状:突发端坐呼吸(患者被迫坐起,无法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痰液呈粉红色,泡沫状,量多),伴剧烈咳嗽、烦躁不安、大汗淋漓; • 体征特征:肺部听诊满布双肺湿啰音(从肺底部向上蔓延),可闻及哮鸣音(“心源性哮喘” 表现);心率加快(120-140 次 / 分),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提示左心功能衰竭);血压早期升高(交感神经兴奋),后期下降(休克阶段)。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非心源性肺水肿)• 核心症状:起病急(多在原发病后 24-48 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 次 / 分),伴烦躁、发绀,咳嗽时咯出白色泡沫痰(非粉红色); • 体征特征:肺部听诊早期可无明显啰音,后期出现双肺弥漫性湿啰音;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PaO₂/FiO₂<300mmHg,且常规氧疗无法纠正),胸片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白肺” 前期表现)。 3. 其他类型肺水肿(少见但需警惕)• 高原性肺水肿:多见于快速登高(海拔>3000m)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伴头痛、乏力; • 中毒性肺水肿(如有机磷中毒):先出现咳嗽、胸闷,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咯大量白色泡沫痰,肺部闻及湿啰音,同时伴中毒相关症状(如瞳孔缩小、肌震颤)。 (二)急症处理(遵循 “减轻心脏负荷 - 改善氧合 - 病因治疗” 原则)
1. 紧急处理(针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10 分钟内启动)• 第一步:体位与氧疗,快速缓解症状 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必要时用止血带轮流结扎四肢(每 15 分钟更换一次,每次结扎 1 侧肢体,避免组织坏死);予高流量吸氧(8-10L/min,面罩吸氧,湿化瓶内加 20%-30% 乙醇,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改善通气),维持血氧饱和度≥90%;若氧疗效果差(PaO₂<60mmHg),立即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选择 BiPAP,IPAP 12-15cmH₂O,EPAP 5-8cmH₂O),严重者需气管插管 + 有创机械通气。 • 第二步:快速利尿,减轻体液潴留 立即予呋塞米(速尿)20-40mg 静推(推注时间>2 分钟),必要时 30 分钟后重复给药(剂量可增至 80mg),促进尿液排出(目标尿量 500-1000ml/h),减轻肺部水肿;用药期间监测电解质(避免低钾血症,可同时予氯化钾 1-2g 加入补液中静滴)。 • 第三步: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 ◦ 硝酸甘油(适用于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者):首剂 0.5mg 舌下含服,每 5 分钟重复 1 次,直至症状缓解或收缩压降至 100mmHg 左右;若效果不佳,予硝酸甘油 10μg/min 持续静滴,根据血压调整剂量(每 5 分钟增加 5μg/min); ◦ 硝普钠(适用于高血压合并肺水肿者):初始剂量 10μg/min 持续静滴,避光输注(药物不稳定,需现配现用),每 5 分钟调整剂量,将收缩压控制在 90-100mmHg(避免血压过低导致器官灌注不足)。 2. 对症与病因治疗• 正性肌力药物(适用于低血压 / 休克患者) 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心率减慢(<60 次 / 分),予多巴酚丁胺 2.5-5μg/(kg・min)持续静滴,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避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如西地兰)治疗急性肺水肿(起效慢,且易诱发心律失常)。 • 病因控制(关键环节) ◦ 心源性肺水肿:待症状稳定后,排查病因(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瓣膜病),急性心梗者予抗血小板(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抗凝(低分子肝素)治疗,必要时行 PCI 术; ◦ ARDS: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感染性休克者予强效抗生素,重症胰腺炎者予抑制胰酶分泌药物),同时实施肺保护通气策略(潮气量 6-8ml/kg,PEEP 5-10cmH₂O); ◦ 高原性肺水肿:立即转移至低海拔地区(海拔<2000m),予地塞米松 10mg 静推(减轻肺间质水肿),同时吸氧、利尿治疗。 3. 监测与护理(避免病情反复)• 持续监测:心电监护(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每 30 分钟记录呼吸频率、尿量、肺部啰音变化;动态复查血气分析(评估氧合与酸碱平衡)、胸片(观察肺水肿吸收情况); • 护理配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吸除口腔、气道内泡沫痰(避免堵塞气道);限制液体入量(每日<1500ml),避免静脉输液过快(滴速<30 滴 / 分);安抚患者情绪(避免烦躁导致耗氧量增加),必要时予地西泮 5mg 肌注。 三、两种急症的共同急救原则与注意事项1. 优先保障气道与氧合:无论是咳血(防窒息)还是肺水肿(改善通气),均需首先确保气道通畅,及时吸氧,避免缺氧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 2. 动态评估病情:每 15-30 分钟评估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血氧),记录关键症状(如咳血量、痰液性状、呼吸困难程度),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避免医源性风险:咳血患者禁用镇咳药(如可待因,可能抑制咳嗽反射导致血块堵塞气道);肺水肿患者禁用吗啡(虽能镇静、扩张血管,但易抑制呼吸,尤其适用于无呼吸抑制的重症患者,需严格遵医嘱); 4. 患者与家属沟通:急救期间用通俗语言告知病情(如 “目前是急性肺水肿,正在用药物减轻肺部水肿,请配合保持坐位”),避免家属过度焦虑影响急救操作,同时告知可能的风险(如咳血窒息、肺水肿休克),签署知情同意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