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楼主: 雨蓓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护管师资源] 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一、二)

  [复制链接]
44#
发表于 2017-5-9 21:16:27 | 只看该作者
  2017-4-20-21  李冰老师《以三维视角思考护理管理质量》听课心得    4G045 沈艳平
在听此节课之前,对护理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非常模糊的阶段,听后对护理管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课程主要讲述了思考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设计护理质量三个方面’。

1 。以现代质量观思考护理质量管理
     好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确立正确的标准,实施符合标准的操作与服务就是好的护理质量。这里李冰老师讲述了好的质量标准的重要性,在护理质量标准设计时要以患者为中心。

2 应用三维视角结构模式管理护理质量。
     三维质量模式分别是结构(要素)、环节(过程)、终末(结果)三个维度。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注重过程和结果,却忽略了要素。比如护士与患者比例严重不达标,单元直接护理总时数严重超标,夜班护士连续工作16小时,却  要求晚上不准打盹,恐怕常人难以做到,还有护理人员结构不完善等等,所以我们在护理管理中应充分考虑结构要素,制定出适宜性、可行性高的管理质量标准。
     环节质量是将结构维度运用到护理服务过程。此维度中患者护理措施的落实是最受关注的项目,也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技术。监护技术、患者病情程度、医护配合、文件书写等等。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
    终末质量是护理过程带来的结果,包括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我们在评价时应综合主观和客观指标。
3以三维视角设计护理质量
   三维结构包括要素、环节、终末,应改变以往终末质量标准为主的状况,加强前馈控制,完善环节质量标准及指标。
以上是我对本次课程的理解,我是一名普通的临床护士,未曾直接接触管理工作,理解还不够深刻,还需继续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7-5-7 15:25:38 | 只看该作者
4G011-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血透周霞-20170421《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一、二》听课心得
   原则一、操作与产品符合标准才是质量。质量经历的三个阶段:产品质量--控制质量--设计质量,检验不能产生质量,而预防产生质量,只有在质量标准设计阶段就将不符合规范的因素剔除,才能使执业护士从培训到工作的第一步就按照完美标准工作,培养护士建立零缺陷的质量意识,是保持职业护士质量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原则二、好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将质量控制前移,从设计质量开始控制,只要设计质量保证了,就可以保证70%~80%的产品质量,护理质量也要从质量标准制定、质量指标的设定值、质量控制模式设计的源头上控制质量。

   原则三、以患者为中心。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是因为没有患者的满意就没有医院的生命,没有患者的满意就没有护理质量,吸引患参与到护理质量改进中,将患者的不满意作为改进目标,坚持持续改进,将质量评价向顾客满意度转变。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护理结构质量、护理环节质量、护理终末质量。

    1、结构(要素)护理质量评价:是判断护理人员能否在最好的环境条件下工作;2、环节质量:是评价患者护理工作是否以最恰当的方式实施;3、终末质量:是对以上2个维度效果的反馈。

   一、结构护理质量指标:二级指标:将床护结构、护理人员结构、护理单元、规章制度、护士教育与培训等;三级指标:护士学历、护士职称、护士年龄、护士性别。

   二、环节护理质量指标:二级指标: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监护技术、医护配合、检查指标读、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护理人员交接班、护理评估、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等;三级指标: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基础护理操作、监护技术、监护仪操作、呼吸机超声雾化操作、动脉穿刺技术等。

   三、终末护理质量指标:二级指标:护理安全指标、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等;三级指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医护患满意度、危重 患者抢救成功率等。

    个人体会:最近因为工作有所调整,进入护理部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所有合作、独立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工作质量、院感质量的管理,压力非常大。血液透析是一个专科理论、技术都非常强的科室,也是院内感染的重点监控科室,如何制定符合专科特色,同时兼顾各透析室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标准,我有些迷茫。听了李冰老师的这节课程,我有了一些思路,要想护理终末质量提升,必须从设计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开始,找到切合透析室专科护理特色的护理质量指标,以患者满意度为中心,设计具备可执行、可操作、可考核的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打造配置合理的护理人员架构,重点关注环节质量控制中护理措施的落实,尽量避免护理质量控制盲区,在护理质量控制过程中,强调全员参与,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7-5-6 18:10:44 | 只看该作者
4G031聂素琴  2017.4.20 李冰老师《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学习心得
     听完李冰老师的这堂课,我对护理质量的管理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觉得自己对护理质量管理有了参考依据及有了切入点,并学习到了以下的知识点:
    护理质量就是按照标准与规范去做,这个标准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客观指标。不应有个人印象判断。
    护理质量控制的原则:第一,是只有操作与产品符合标准才是质量;第二,好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第三,调是以患者为中心,因为没有患者的满意,就没有医院的生命,就没有护理质量。
   三维质量的模式:1、结构质量:评价判断护理人员能否在最好的环境下工作;
                   2、环境质量:评价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否用恰当的方式给予;
                   3、终未质量,对以上两个维度进行反馈。
   结构质量指标:二级质量指标:床护结构,护理人员的结构,护理单元,护理教育培训;
                 三级质量指标:护士的学历,职称,年龄,性别等。
   环节质量指标:二级质量指标: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监护技术,医护配合,检查指标判读,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                    文书的书写,交接班,护理措施的落实等;
                 三级质量指标:基础护理,质量和技术操作,监护技术,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雾化吸入,动静脉穿刺等:
   终末质量指标:二级质量指标:护理安全,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满意度,三级质量指标,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院感的发生                    率,医护患的满意度,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等。
   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专门的质量督查小组 ,我作为科室的质控小组成员,能够真正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质量标准的执行和标准的持续改进中。但是,我觉得做的欠缺的是:本来,护理质量应常抓不懈,但到了每月全院护理质量督查的日子,护士们个个草木皆兵,临时突击,专门应付质量督查,这样以来,在整个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显得时松时紧,并且,一人一个标准,一人一个说法。病人都觉得反常,理解的说:“你们又在检查呢!”
   所以我认为:一、应该培养护士建立零缺陷的质量意识;二,改进护理质量控制的模式;三,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完善质量标准的制定。将患者吸引参与到护理质量改进中,将患者的不满意作为改进目标,坚持持续改进,将质量评价向顾客满意度转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7-5-4 08:32:43 | 只看该作者
4G020杜红娟 2017年04月20日、21日学习《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课后心得



    通过李冰老师的讲解,我看到了在我们现在的护理管理中进入的一些误区,在我们抓护理质量时,老是注重特、一级护理的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等等的一些率。对护理的核心制度,口头上面强调的很重要,但实际上要落实很困难。凭着个人印象如何,合格率达到了,就说这个医院的护理质量合格了,合格率比标准的高一点,就说说这个医院的护理质量好了、优秀了,进步了。而没有去思考除了合格率,另外那没有达到标准的一小部分,没有去深想那没有达到的那部分标准怎么才能去达到,制定的合理吗?有再改进的需求吗?我们对护士要求的标准和我们去检查的标准一致吗?这些基本都没有考虑过,反而有时候还搞得很神秘,不愿意让人知道似的。


    在李冰老师的课程里面,我看的了一个不一样的护理质量标准模式,它更理性,更实际,更易操作。质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符不符合质量的标准要求之分,只有符合护理的标准,才是护理质量;如果不符合护理标准,就不是护理质量。如果一个医院的护理按照标准、规范去做了,制定的所有的标准、规范,临床护理人员执行的与上级检查的都一致,让护士一入职就知道正确的标准和规范,第一次就按正确的、零缺陷的标准去做,那以后护士的工作质量也能稳定。这就要护理管理者设计好护理质量标准、规范。按照设计好的质量标准去做,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的不满意作为我们改进的目标,那我们的护理质量就能稳定的提高。


    为了能够让护理质量稳定提高,那我们就要应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来管理护理质量。在结构质量中,要看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人员配置,能否让我们的护理人员安心工作、努力工作;在环节质量中,要看我们的护理工作是否以最恰当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了护理;终末质量,就是护理人员通过实施结构质量、环节质量后,产生的结果来证明,我们执行的结构质量、环节质量制定的是不是恰当的,还要怎么去改进,执行一个季度、一年后,要比较护理质量有没有持续的提升。如果提升了,那就说明这个质量标准符合医疗治疗的需求;如果提升不稳定,那就要从标准的客观性、特异性、可操作性、灵敏性、简约性这几方面来查找原因,来进一步的修正护理质量标准,以便最终护理质量能够得到稳定、持续的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打算按照这个模式,去做好我们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标准,让临床护士的执行标准与我们医院的检查标准一致,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磨合,护理质量也会得到稳定、持续的改进和提升。


    谢谢李冰老师教给我这么好的护理工作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7-5-2 23:58: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70420-4G040-《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听课心得
        李老师讲的《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我听了两遍,又对照课件听了一遍,才听明白一些。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以后还要再听,理解透彻了,才能更好的应用于工作。
        对照课件听课时,我做了笔记,李老师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以现代质量观思考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管理护理质量,以三维视角设计护理质量。这次听讲,感触最深的是“好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在日常工作中,护理工作有各种质量考核标准,比如病房质量管理标准,消毒隔离质量标准,护理文书考核标准等等,我们正是依靠这些标准,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运转。而这些标准是一代代护理人总结出来的,每位护士必须按照标准去做,完成自己的工作。也正是有了这些标准,才能检验护理工作是否达标。在遇到标准与实际有差距时,我们再寻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考核到位。否则,你今天皮肤消毒不规范,她明天无菌操作不规范,慢慢的,正确的做法在人们眼里成了另类,久而久之,也就谈不上护理质量了,整个护理团队就会垮掉。所以,按照设计好的护理质量标准去做,是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的黄金法则。
       在工作中,我们也设计出适合本科室的本土化的标准,像我们的同质化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普外科各种疾病的宣教内容,由护士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进行宣教,不管哪一位护士宣教,哪一班的护士宣教,病人住院期间哪一阶段的宣教,众口一词,没有出入,让病人和家属放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深入透彻的理解李老师的三维理论,灵活的应用于我们科室,使我们的优质护理服务再上新的台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7-5-2 23:08:56 | 只看该作者
2017年4月21日  4G007  李冰老师《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心得体会

   
    应该说,以前对于“结构-环节-终末”三个维度的理解并不是很明确。通过李冰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确了这三个维度的内涵及应用方法。


    李冰老师此次授课的主要内容有:
    一、以现代质量观思考护理质量管理
    第一原则:质量不是好与坏,而是要符合标准和要求。
    第二原则:好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第三原则:要“以患者为中心”设计质量指标,做到质量控制前移。
    二、应用三维质量管理模式管理护理质量
    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包括:护理结构质量、护理环节质量、护理终末质量。
    三、以三维视角设计护理质量指标
    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终末指标的三级指标划分。


    通过老师的讲解,觉得我院现阶段的护理质量管理比较粗糙、落后,没有从经验式管理转化为科学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认为应该做到:1、梳理出切合我院实际的结构指标、环节指标和终末指标。2、从这三个维度入手,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设计出检验三级指标的质量标准。3、要求全体护士掌握规范标准,并严格遵守落实。4、护理管理人员依照标准进行督导,达到质量控制前移。5、依据督导检查所得指标数据的情况进行分析,筛选出应重点质控的指标进入下一循环,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7-5-2 21:37:42 | 只看该作者
4G008李惠萍《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2017年04月20、21日课后心得    非常感谢李老师的精彩讲解,反复听了几次才搞明白,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让我们以现代的质量观考量护理质量管理的新思维。我每天都在提要提高护理质量,听了李老师的课后给我指明了方向,下面就谈谈我所学到的内容。
      (1) 第一个原则“质量不是好坏而是要符合要求”
    我们是新成立的科室,科室人员来自不同以院,大家工作习惯不一致,标准也不一样,刚开始也没有进行系统培训,就一个体温单绘制和特别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反复出错,最后把三测单绘制及护理文书的书写进行规范化的培训,以标准为上,所以我认为规范标准水平的一致性很重要。 可避免一个专家一个标准,临床护士掌握了 规范标准,可以为患者提供符合要求的医疗服务。             (2)第二个原则“好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21世纪是质量世纪,质量的标准是设计出来,不是查出来的,每月的护理质控我们都会出现很多问题,有些也没有标准,提出问题重视质量改进和保证。将质量控制前移,从质量设计开始控制。
       (3)第三个原则以患者为中心”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没有患者满意就没有护理质量,将患者不满意作为改进目标,将质量评价向患者满意度转变,我们科这点做得还可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只要患者提出来都能认真改进。


    讲到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包括结构要素、环节过程、终末质量。刚开始没能懂,后来看课件并结合听课才搞明白,在课后我觉得我也可以将自己科室的护理质量质控分为三级指标。
      结构质量指标:       二级质量指标:床护结构、护理人员的结构、护理单元、规章制度、护理教育与培训      
                           三级质量指标:护士的学历、职称、年龄、性别

      环节质量指标:二级质量指标: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监护技术、医护配合、检查指标判读、护患沟通
、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文书的书写、交接班、护理措施的落实等
                   三级质量指标:基础护理质量和技术操作、监护技术、监护仪、、呼吸机、雾化  、                              吸入、动静脉穿刺等

       终末质量指标:二级质量指标:护理安全、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
                     三级质量指标: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院感发生率、医护患的满意度、危重患者抢     、                                救、成功率

        听完李冰老师的这节课,使我深刻体会到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就我们科的质量而言,医生培训不到位,
护士的资历不够,基础知识及护理专科知识欠缺,以及操作技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等等,导致我们工作效率及质量不高。在以后
的工作中,继续加强的自己及科室人员的培训和慎独精神,保质保量的完成护理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7-5-2 12:3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4G012陈莉莉 于 2017-5-4 14:22 编辑

  4G012 陈莉莉  2017年04月20-21日《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课后心得


   非常感谢李冰老师的精彩讲课,听第一遍感觉云里雾里,不是很明白,赶紧找了护理管理学里的护理质量管理来看,看完书又听一遍课程,才觉得稍有眉目,对于我这样没怎么接触管理的人来说,这次课程里有很多的知识需要我去理解,在临床去思考。现将老师讲课归纳总结如下:
(一)护理质量管理的三原则
  (1)第一个重要原则是“质量无论好坏,要符合要求”
制定规范化的标准,实施符合标准的操作与服务,就是好的护理质量。各级管理者个体掌握规范标准的一致性,可避免一个专家一个标准,临床护士掌握规范标准,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2)第二个原则是“好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护理质量要从质量标准制定、质量指标的设定值,质量控制模式的设计的源头上控制质量。让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标准,标准才是质量的基本保证。
  (3)第三个原则是“以病人为中心”
临床中,要以患者为出发点,吸引患者参与护理质量改进中,将患者的不满意作为改进目标,坚持持续改进我们的护理质量才能不断更新提升

(二)应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管理护理质量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包括结构(要素)、环节(过程)、终末(结果)3个纬度,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中,包括护理结构质量,护理环节质量,护理终末质量。


(三)以三维视角设计护理质量指标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要素、环节、终末。
  (1)要素指标也是结构质量   二级指标:床护结构,护理单元,规章制度,护士教育与培训等  三级指标:护理结构中的护士学历,职称,年龄,性别等。   
  (2)环节质量也是过程质量   二级指标:基护操作技术,监护技术,医护配合,检查指标判读,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   三级指标:监护技术,监护仪操作,呼吸机超声雾化操作,动脉穿刺技术等。     
  (3)终末质量也是结果质量   二级指标:护理安全指标,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设定 三级指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医护患满意度,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等。

   学习过程中,我在想临床工作里有哪些事情没做好护理质量管理。产科现都为母婴同室,我们母婴同室的护理和观察做到了吗,新生儿护理做到了吗,虽有常规的标准,落实到位了吗,临床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和重要的护理问题会制定规范化标准,少发的情况或者突发的情况是没有预案的,之前科室里发生的纠纷,就是因为没有规范化的标准和护理质量管理没做到位,事后经过大家讨论,我和科里别的责任护士一起拟定了这类事件的标准,并上报护理部,后来在临床得以推广实行,这类的纠纷也就减少了很多。虽然标准级别不够,不是由卫计委颁布实施的,但是符合自己科室和医院的具体情况,这样就能更好的为产妇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我的目标是让全科人员参与,从产妇的不满意出发,持续的进行改进,把护理常规全面落实到位,和大家一起学习最新的质量管理知识并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来实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7-5-1 11:30:08 | 只看该作者
20170420/21--4Z074--李冰老师《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听课心得
    21世纪是效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是我第一次学习这个概念管理知识,带领我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扩展了知识面。李冰老师的授课内容归纳总结如下:

一、以现代质量观思考护理质量管理
1、第一个原则是只有操作与产品符合标准才是质量,护理质量就是按照标准和规范去做,是评价护理质量的客观指标,不应由个人印象去判断。培养护士建立零缺陷的质量意识,是保持职业护士质量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2、第二个原则是“好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重视创新与设计,质量管理已由注重质量控制向质量保证转变,将质量控制前移,移到设计质量环节,标准设计是保证质量的。护理质量也要从质量标准制度、质量指标的设定值、质量控制模式设计的源头上控制质量。
3、第三个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没有患者的满意就没有护理质量,不满意作为改进目标,坚持持续改进,将质量评价向顾客满意度转变。任何操作、执行医嘱让病人感受被重视,不舒适化最小化。

二、应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管理护理质量:
1、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主要包括结构(要素)、环节(过程)、终末(结果)3个维度,指标内容更强调质量的特异性。按照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医院护理管理体系中,主要包括护理结构质量、护理环节质量、护理终末质量。
2、结构(要素)护理质量评价是判断护理人员能否在最好的环境条件下工作;环节质量是评价患者护理工作食否以最恰当的方式实施;终末质量是对以上2个维度效果的反馈。
2.1结构(要素)质量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护理质量的基础保证结构质量由三部分组成:
(1)照护环境。
(2)照护者,包括护患比例、照护者的专业水平及其心理学技巧的掌握等。
(3)患者特点,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基本状况等。
2.2环节(过程)质量:是将结构维度运用到护理服务中的过程。过程质量是患者接收的直接或间接医疗照护,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技术、监护技术、患者病情程度医疗配合、文件书写、疾病症状严重程度、治疗依赖程度。要科学管理、有理有据的管理,环节质量维度的主要评价:
(1)照护者的干预技术。
(2)人际沟通能力,如护患之间的互动方式。
(3)患者接受的干预程度。
(4)实际干预用计划内容的一致性。,联系到护理程序,根据护理程序收集资料,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度护理计划,护理计划根据病情和医嘱是否落实有效。
2.3 终末质量是护理过程带来的结果,判断结构与过程是否成功终末质量主要包括患者满意度、患者相关的生活质量、患者相关健康状况的改善。
(1)主要指标包括:①护患医三方的满意度;②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③患者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改善。
(2)客观指标:①患者健康状况的改善,有无并发症的出现;②患者再入院率;③临床终点,如病死率;④社会效益,如患者自身及健康照护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三、以三维视角设计护理质量指标
1、我们掌握了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包括要素、环节、终末3个维度,其中要素指标也称为结构质量,环节质量也称为过程质量,终末质量也称为结果质量。
2、将床护结构、护理人员结构、护理单元、规章制度、沪市教育与培训等设定为结构质量的二级质量指标,我们制定质量指标时要有3个级别来制定:
(1)结构指标大的标题为第一级;
(2)结构指标的具体类别为二级指标;
(3)如护理人员的结构为二级指标,包括的学历、年龄、职称、性别设定为结构质量的三级质量指标。
3、过程质量指标分为三级,以外科病房举例说明:
一级指标:过程指标
二级指标:基础护理技术、监护技术
三级指标:具体内容
4、护理终末质量
(1)在护理终末质量指标设计中:将护理安全指标、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设定为二级终末质量指标,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医护患满意度、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设定为护理终末质量的三级质量指标。
(2)三级护理质量指标分类,以普外科病区为例:
一级指标:结果(终末)指标;
二级指标:护理安全;
三级指标:压疮发生率、压疮严重程度、跌倒/坠床严重程度、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用药错误发生率、异常脱管发生率、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等。

    李冰老师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讲解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以三维视角现代护理质量管理、如何应用质量结构模式管理护理质量及如何以三维 视角设计护理质量指标。实际工作中因为缺乏相关知识,往往盲目地去执行各项标准,而缺乏指标的客观性、可行性和特异性。一边学习,一边梳理我们科室现运行的质量控制内容及指标,尝试运用基础护理质量指标和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计算方法来比较护理质量的运行,分析成果,持续改进。借鉴李冰老师所讲的以三维视角思考护理质量问题,力争做到护理安全、医护患满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7-5-1 09:38:57 | 只看该作者
3★G013听课心得   《以三维视角思考现代护理质量管理》  感谢李冰老师的精彩授课


    一、听课收获:(一)以现代质量观思考护理质量管理。有三个重要的原则:
    1.第一个原则“只有操作与产品符合标准才是质量”,护理质量管理就是按照标准和规范去执行,没有规范就没有约束力,对于工作中反复出现的护理问题,是因为护理人员没有树立规则意识和,“零缺陷”意识,所以在学历教育--入职时应严格要求。
第二个原则“好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应将质量控制前移。从护理质量标准制定、指标的设定值、控制模式设计的源头上控制质量。
第三个原则“以患者为中心”,2016年患者安全十条目标中也标明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要吸引患者参与到护理质量改进中,坚持持续改进。
    2、应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管理护理质量。三维模式包括结构要素、环节过程、终末质量。
    3、以三维视角设计护理质量标准,从要素、环节、终末三个维度去设计,以结构指标、环节指标、终末质量为一级指标;分类管理指标可设定为二级指标,具体项目的质量标准和目标值设定为三级指标。

    二、存在问题:1.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没有与时俱进地的进行修改。2.落实不及时,督查不到位。3.护理人员的意识不强,责任心缺乏。

    三、改进措施:1.运用最前沿的管理知识修改质控标准和规则要求;2.进行培训,详细分解质控标准,提高人员意识,3.落实三级负责制,成立护理质量督查小组,实行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责任制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