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型糖尿病社区护理案例试题及解析 护理之声社区专家组 1. 对该患者进行社区护理评估时,护理重点评估维度有哪些?各维度的核心评估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共 4 个重点评估维度,核心内容如下: 1.1一般情况评估:①生命体征(神志清楚,T36.7℃、P76 次 / 分、R20 次 / 分、BP138/70mmHg);②体型指标(身高 164cm、体重 68kg、BMI25.2kg/㎡(超重)、腰围 95cm(腹型肥胖)); 1.2专科评估:①症状(多尿、口干、体重变化);②血糖控制(空腹血糖、HbA1c);③用药方案(口服伏格列波糖 + 注射门冬 / 甘精胰岛素的剂量与频次);④自我管理能力(基本血糖监测掌握情况、饮食运动知识储备、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性、心理状态); 1.3家庭支持评估:家属配合意愿、居家环境是否适合自我管理(如有无监测血糖的空间、运动条件); 1.4门诊就医评估:膳食情况、体重变化、糖尿病相关症状(低血糖 / 并发症症状)、治疗方案满意度,血压、心率、下肢及足部皮肤检查,体重、腰围定期测量(每 3 个月 1 次)。 2.案例中列出 4 项护理问题(营养失调、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焦虑),请按 “危及生命优先级” 排序,并说明前 2 项优先的核心理由。 参考答案: 2.1优先级排序:潜在并发症(低血糖)>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知识缺乏>焦虑; 2.2前 2 项优先理由: 潜在并发症(低血糖):属即刻致命性问题,患者使用胰岛素 + 口服降糖药,若饮食、活动不规律或用药不当易诱发低血糖,严重时可致意识障碍、昏迷,故为最高优先级; 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患者 BMI 超重、腹型肥胖,易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控制不佳,进一步增加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足、肾病)风险,需优先调整以改善代谢紊乱。 3.若该患者发生低血糖(如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护士应指导其采取哪些紧急护理措施?请结合案例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3.1立即执行 “两个 15 原则”:①立即进食 15 克葡萄糖(因患者口服伏格列波糖,进食淀粉类或蔗糖无效,需直接补充葡萄糖);②等待 15 分钟后复测血糖,若仍低于正常(<3.9mmol/L),可再次补充 15 克葡萄糖; 3.2后续处理:若血糖回升、症状缓解,按原计划规律进餐;若血糖持续偏低或症状加重(如意识模糊),立即联系社区医护人员或前往医院; 3.3应急准备:外出时随身携带 “低血糖应急包”(含葡萄糖片、急救卡,注明姓名、疾病、联系方式及用药情况),便于紧急处理。 4.案例中 “焦虑” 属于次优护理问题,针对该问题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 4.1群体支持:鼓励患者参加 “三师共管” 交流会,与其他糖尿病患者分享管理经验,减少孤独感; 4.2家庭参与:开展家属情绪管理培训,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协助缓解自我管理压力; 4.3专业干预:安排心理咨询师定期随访,通过一对一沟通疏导焦虑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疾病管理信心。 5.为预防该患者发生 “糖尿病足”(慢性并发症),案例中落实了哪些针对性预防措施?若出现足部异常(如红肿、破损),初步处理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5.1预防措施:①足部清洁:每日用 37-40℃温水洗足,避免使用热水袋(防烫伤);②足部检查:洗足后仔细检查双足皮肤(有无破损、水疱、红肿);③鞋袜选择:穿合适的鞋袜,避免赤脚穿拖鞋、凉鞋;④足部运动:每日进行足部抬高(45° 维持 1-5 分钟)、垂足(床边 2-5 分钟)、旋转伸屈(10 次)训练,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5.2初步处理原则:①若足部红肿,立即减少负重,抬高患肢,局部用温和毛巾湿敷(37℃左右);②若皮肤破损,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伤口,涂抹无菌药膏后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感染;③上述处理后观察 1-2 天,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立即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就诊。 6.针对该患者的健康教育,护士需开展哪些核心内容?请结合案例分模块说明。 参考答案: 6.1疾病认知教育:①糖尿病的危害(急慢性并发症风险)、临床表现(多尿、口干等);②个体化治疗目标(如空腹血糖控制目标、HbA1c 控制目标)与综合管理要点; 6.2饮食教育:①演示食物模型搭配三餐,制定每日 1700kcal 饮食计划(碳水化合物 50%、蛋白质 20%、脂肪 30%);②指导食物多样化与科学互换,规律进餐,科学选择水果;③教会记录饮食日记,随访时反馈调整; 6.3运动教育:①开具 “运动处方”(每日餐后 1 小时快走 30 分钟,每周 2-3 次抗阻训练);②指导加入社区糖尿病运动小组,正确使用运动监测手环; 6.4用药教育:①伏格列波糖需与第一口饭(淀粉类)同时嚼服;②胰岛素注射九步骤、部位轮换方法;③使用手机 APP + 家属监督的用药提醒系统; 6.5并发症教育:①低血糖预防(规律饮食、合理用药、加强监测)与 “两个 15 原则” 处理;②皮肤与足部护理技巧(清洁、检查、运动)。 7.案例中患者的 “自我管理技能强化训练” 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确保训练效果? 参考答案: 7.1技能训练内容:①血糖监测:规范操作(洗手→消毒→采血→记录),设定 “空腹 + 三餐后 2h + 睡前” 的监测频率,使用可穿戴血糖仪实现数据远程上传,记录血糖时同步标注用药、饮食、运动情况;②胰岛素注射:再培训注射九步骤、部位轮换方法(避免长期同一部位注射致脂肪增生); 7.2效果确保措施:①现场考核:护士观察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纠正不规范动作(如注射角度、拔针时机);②远程监测:通过血糖数据实时上传,查看监测频率与记录完整性;③随访反馈:每次随访时检查血糖记录本,针对异常数据(如餐后血糖过高)分析原因,调整技能操作(如饮食搭配、注射时间)。 二、案例分析题(共 2 题)1.结合案例,分析患者最初血糖控制不佳(空腹 7.72mmol/L、HbA1c7.6%)的原因,并说明护士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 1.1血糖控制不佳原因:①患者自身因素:依从性不佳(可能存在漏服药物、饮食控制不严格、运动不足),缺乏饮食运动知识,胰岛素注射技术不规范,焦虑情绪影响代谢;②疾病因素:病程 15 年,胰岛 β 细胞功能随疾病进展逐渐衰退,胰岛素抵抗(超重、腹型肥胖)加重; 1.2针对性措施:①依从性干预:用手机 APP + 家属监督提醒用药,建立饮食日记与运动打卡,定期随访强化管理;②知识补充:通过食物模型、运动处方、用药卡片普及饮食、运动、用药知识;③技术纠正:再培训胰岛素注射九步骤,现场考核确保规范;④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师随访 +“三师共管” 交流会缓解焦虑;⑤代谢改善:制定减重目标(BMI 从 25.2 降至 24.1),通过饮食控制 + 运动减少胰岛素抵抗。 2.结合该案例,简述 2 型糖尿病社区护理的新进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管理模式创新:采用 “三师共管”(医生、护士、营养师)协同模式,结合 “家庭系统化护理 + 门诊随访”,突破传统单一护理局限,实现全流程管理; 2.1技术工具整合:运用可穿戴设备(运动监测手环、远程血糖仪)实现血糖、运动数据实时上传,结合手机 APP 用药提醒,形成 “监测 - 反馈 - 调整” 的闭环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2.2个性化干预深化:基于患者 BMI、血糖水平、用药方案制定专属计划(如 1700kcal 饮食、个性化运动处方),而非统一模板,适配患者个体需求; 2.3社区支持体系完善:组建社区糖尿病运动小组,为患者提供群体运动支持,同时培训家属参与管理,构建 “患者 - 家属 - 社区” 协同支持网络,提升自我管理可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