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8038|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重点环节的流程程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16:0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使住院患者权益及生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医院制定本制度。
一、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由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联合制定。
二、医务人员在给病人用药、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采集血液和其他标本、为病人提供其他的诊疗操作之前均应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从事诊疗活动。
三、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
四、我院患者身份识别采用患者姓名、住院号和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识别,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特别注意在使用患者姓名进行识别时,不可以问病人‘你是XXX吗?”,而是要询问病人“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病人回答,然后将病人的回答与手中的信息进行核对。
五、对所有来诊患者均要进行身份识别,相关工作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六、无有效证件证明其身份的患者,接诊医师要求患者本人亲自填写姓名、年龄等;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患者要在病历上注明原因,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
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八、进行介入或有创诊疗前,施术者要亲自与患者(或患者亲属)面对面沟通,并把沟通内容简明扼要记录在病历上。
九、医院要求各科对无法有效沟通(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等患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使用“腕带”标识牌,作为住院患者的识别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要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十、“腕带”牌记载患者信息包括:科别、床号、住院号 、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由病房的值班护士负责填写。
十一、要求所有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室、分娩室(新生儿)、新生儿病房、所有进入手术室患者以及所有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均要佩带“腕带”牌,以便身份核对识别。
十二、“腕带”牌上填写的患者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十三、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之间的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十四、关注重点环节的患者身份识别,细化识别流程。
(一)手术患者识别: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手术前一天由病房主班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
手术患者核对:依据手术通知单和患者病历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
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还必须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
进入手术间之后:麻醉医生查对。
麻醉之前:手术医生、麻醉师与手术室巡回护士还必须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次的确认。昏迷及神志不清患者:应通过“腕带”及与陪伴亲属进行查对。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提请手术者实行手术“暂停”程序,经由手术者与参与手术的其他/她工作人员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最后的核对确认之后,方可切皮手术。
医务科设计手术安全核对表,按要求规范填写,入病案保存。
(二)输血患者身份识别:采用“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识别。
根据医嘱,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请单,病房护士需经二人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
输血科须经二人核对输血申请单和配血血样,同时检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后进行交叉配血。
病房护士检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含Rh因子),无误后方可输入。
(三)血液透析患者身份识别:对每一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前必须进行身份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治疗。
1.长期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可留取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采取三种方法识别:(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2)核对患者身份证明;(3)患者家属确认。
2.临时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取两种方法识别:(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2)患者家属确认。
3.透析室医务人员双人核对并签字。
(四)ICU患者身份识别:采用“腕带”、“身份证”、“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三种方法中两种方法识别。
(五)急诊科、病房、ICU、产房之间的患者身份识别
1.患者出急诊科进入病房,由急诊科人员、接诊室值班人员、病房值班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科室间患者身份确认表”中。
2.患者出入病房和ICU之间,由病房护士和ICU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科室间患者身份确认表”中。
3.患者出产房进入病房,由妇产科双人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护理记录中。
4.医务科设计“科室间患者身份确认表”,按要求规范填写,入病案保存。
(六)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手术患者、新生儿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和“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患者的手段,并在全院各病房、CCU、急诊室实施,并按要求做好登记记录。
护士在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并签名。
(七)门诊病人使用患者姓名识别,患者出生日期、住址、电话号码作为患者识别的补充信息,当使用识别码有困难时可选择这些补充信息来确认病人。医院管理实施信息化后,使用患者姓名和就诊卡识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6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8-27 18:16: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8-27 18:57: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8-27 22:14:17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实施以来,避免了许多护理差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8-27 23:05:1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7:5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20041163 的帖子

老师太客气了,互相学习,还请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7:5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蕾蕾的蓝宝石 的帖子

老师太客气了,互相学习,还请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8:0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皎皎白玉兰 的帖子

是啊,制度是用来保护我们自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8:0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又见梨花 的帖子

老师太客气了,互相学习,还请多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8-28 20:46: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