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之声管理咨询学院

讲课录音分享视频分享区

【李冰】如何成为受尊重的管理者

护理资源下载

PPT课件资源

优质护理职业提升临床护理

管理群1:85933517护士长 群1:113865183

医护交流群:87220027加微信拉入VIP管理微信群

微信号:ZGHLZS- 01或15572600275

搜索
查看: 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 水肿(水液代谢失常)中医护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肿(水液代谢失常)中医护理
护理之声  李冰整理
一、水肿核心辨证分型
分型
类别
病位
核心病机
典型症状
舌脉特征
1. 风水相搏证
阳水
肺、表
风邪袭肺,肺失通调
眼睑先肿,迅速蔓延全身,伴恶寒发热、咽喉肿痛,或见咳喘,小便不利(尿量<500ml/d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或浮紧
2. 湿毒浸淫证
阳水
肺、脾
疮毒内侵,湿热壅滞
水肿从颜面蔓延至全身,皮肤疮疡(如痈肿、湿疹),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 水湿浸渍证
阳水
脾失健运,水湿内停
全身水肿(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身体困重,胸闷脘痞,纳差,小便短少,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4. 湿热壅盛证
阳水
脾、胃
湿热内蕴,三焦壅滞
全身水肿(皮色光亮),胸腹痞满,口苦口黏,小便短赤(尿色深黄),大便干结或不爽
舌红、苔黄厚腻,脉沉数或滑数
5. 脾阳虚衰证
阴水
脾阳不足,水湿不运
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久不起),脘腹胀满,纳少便溏,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仅手足凉)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6. 肾阳衰微证
阴水
肾阳亏虚,水失蒸化
全身水肿(腰以下尤重),畏寒肢冷(全身冷),腰膝酸软冷痛,小便不利或夜尿多,阳痿 / 月经不调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二、水肿共性 + 分型护理问题(按 首优中优次优排序)(一)共性护理问题(各分型均需关注)
1. 首优问题:体液过多 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有关
依据:各分型均有 全身或局部水肿,阳水多为水湿壅滞,阴水多为阳气虚衰致水停,核心均为水液潴留。
1. 首优问题: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 与水肿部位皮肤张力高、血液循环差有关
依据:水肿部位皮肤薄嫩、弹性差,长期受压易致皮肤破损(如踝部、骶尾部),湿毒浸淫型更因皮肤疮疡增加破损风险。
1. 中优问题:活动无耐力 与水肿致肢体沉重、阳气虚衰(阴水)或湿热困重(阳水)有关
依据:阳水患者 身体困重、阴水患者 神疲乏力,均影响日常活动(如行走、站立)。
1. 次优问题:焦虑 与水肿反复、病程长(阴水)、影响外观及活动有关
依据:患者常因 水肿不消”“担心肾功能(如肾阳衰微型)产生烦躁、悲观情绪,阳水急性发作期焦虑更明显。
1. 次优问题:知识缺乏 与对水肿辨证饮食、诱因规避、中药护理不了解有关
依据:多数患者仅知 少喝水,不知按分型调整(如阳水需疏风利水,阴水需温阳利水,忌盲目限水)。
(二)分型特异性护理问题
分型
特异性护理问题
依据
风水相搏证
气体交换受损 与风邪袭肺、肺失宣降致咳喘有关
患者多伴咳嗽、气喘,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如不能平卧),影响肺通气功能
湿毒浸淫证
有感染扩散的风险 与皮肤疮疡、湿热内蕴有关
皮肤痈肿、湿疹易破溃,湿热邪毒可能入血,诱发全身感染(如发热、寒战)
脾阳虚衰证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脾虚食少有关
患者脘腹胀满、纳差,长期易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加重水肿(低蛋白水肿)
肾阳衰微证
体温过低 与肾阳不足、温煦失职有关
全身畏寒肢冷,环境温度稍低即感寒冷,易并发感冒(加重水肿)
瘀水互结证
慢性疼痛 与瘀血阻滞经络有关
固定性腰痛、腹痛,疼痛呈刺痛或隐痛,夜间加重(瘀血 入夜痛甚特点)
三、分型对应中医护理措施(一)阳水各分型护理措施1. 风水相搏证(疏风利水)
饮食护理
宜食 疏风清热、利水消肿食物:如浮萍粥(浮萍 10g 煎水加粳米)、冬瓜皮茶(冬瓜皮 30g 泡水)、绿豆汤(清热利尿);
忌食辛辣温燥:如辣椒、生姜、羊肉(防助风邪),限制盐摄入(每日<3g,防水钠潴留),饮水量按需(无明显咳喘者每日 1000-1500ml,避免脱水)。
穴位护理
按摩:取肺俞穴(宣肺利水)、列缺穴(疏风解表)、合谷穴(清热疏风),拇指按揉每穴 3-5 分钟,每日 2 次;
刮痧:颈背部(肺俞至风门)、上肢外侧(列缺至合谷),用牛角刮板蘸刮痧油轻刮,出淡红痧即可(忌重刮,防皮肤破损)。
中药护理
服用 越婢加术汤加减(麻黄、石膏、白术),药液宜温服(助疏风散寒),饭后 1 小时服用,服药后盖被微汗(助风邪外散,不可大汗);
咳喘明显时,用紫苏叶、杏仁煎液雾化吸入,每次 15 分钟,每日 2 次,缓解气道痉挛。
2. 湿毒浸淫证(解毒利湿)
饮食护理
宜食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食物:如蒲公英粥(蒲公英 15g 煎水加粳米)、马齿苋汤(马齿苋 30g 煮汤)、赤小豆汤(赤小豆 20g 煮水);
忌食腥发、辛辣:如海鲜、羊肉(助疮毒)、辣椒(助湿热),皮肤疮疡未愈时忌发物(如韭菜、香菜)。
皮肤护理
疮疡护理:用金银花、连翘煎液温洗疮面(每日 2 次),洗后涂黄连膏(清热解毒),避免挤压疮疡(防感染扩散);
水肿部位: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每日用温水擦浴(水温 38-40℃),擦后涂润肤露(防皮肤干燥开裂)。
穴位护理
按摩曲池穴(清热)、血海穴(凉血解毒)、阴陵泉穴(利湿),每穴按揉 5 分钟,每日 2 次;
贴敷:将青黛粉用蜂蜜调糊,贴敷于疮疡周围(非破损处),每次 4 小时,每日 1 次(助解毒消肿)。
3. 湿热壅盛证(清热利湿)
饮食护理
宜食 清热利湿、通利二便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汤、薏苡仁粥(薏苡仁 20g + 粳米);
忌食甜腻、油炸:如蛋糕、炸鸡(助湿热),忌饮酒(生湿热),每日饮水量 1500ml(助湿热排出),保持大便通畅(每日 1 次,防湿热内蕴)。
起居护理
环境:保持室内凉爽(温度 22-24℃),避免潮湿(湿度<60%),勤换床单(防湿热粘身);
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水肿明显时),缓解后可室内散步(每日 2 次,每次 15 分钟),避免劳累(防湿热加重)。
中药护理
服用 疏凿饮子加减(商陆、泽泻、赤小豆),药液宜温凉服(清热不伤胃),饭后 30 分钟服用,服药后观察尿量(目标每日>1000ml);
中药泡足:用黄柏、苦参、车前草煎液(温凉)泡足,每次 20 分钟,每日 1 次(助下肢湿热排出)。
(二)阴水各分型护理措施(以 温阳利水为核心)1. 脾阳虚衰证(温脾利水)
饮食护理
宜食 温脾健脾、利水消肿食物:如干姜茯苓粥(干姜 5g、茯苓 15g 煎水加粳米)、山药羊肉汤(羊肉 50g、山药 20g,少量生姜)、炒薏米粥(炒薏米健脾,生薏米偏凉忌用);
忌食生冷寒凉:如冰饮、西瓜、螃蟹(伤脾阳),盐摄入每日<2g(防加重水肿),少量多餐(减轻脾胃负担,如每日 5 餐,每餐七分饱)。
穴位护理
按摩脾俞穴(温脾)、足三里穴(健脾益气)、阴陵泉穴(利水),每穴按揉 5 分钟,力度稍重(以酸胀为宜),每日 2 次;
艾灸:用温和灸脾俞、足三里、中脘穴,每次 15 分钟,每周 3 次(温脾阳,忌空腹艾灸,防头晕)。
中药护理
服用 实脾饮加减(干姜、附子、白术),药液宜热服(助温脾阳),饭前 30 分钟服用(空腹吸收好,脾胃虚弱者饭后服);
服药后观察:若出现口干、上火(附子温燥),及时报告医生调整剂量,可饮少量温开水缓解。
2. 肾阳衰微证(温肾利水)
饮食护理
宜食 温肾助阳、利水消肿食物:如肉桂羊肉粥(肉桂 3g、羊肉 50g、粳米)、核桃栗子粥(核桃 10g、栗子 15g、粳米)、黑豆汤(黑豆 20g 煮水,加少量红糖);
忌食生冷、苦寒:如苦瓜、绿豆(防伤肾阳),忌饮浓茶(影响肾阳恢复),睡前可饮少量温牛奶(助眠养肾)。
起居护理
保暖:重点保暖腰部、下肢(肾阳藏于腰,下肢为阳气末端),穿高腰棉裤、袜子,避免空调直吹腰腹;
休息:保证每日 8-9 小时睡眠(亥时 - 子时即 21-1 点为肾经当令,助肾阳恢复),避免熬夜、过度劳累(耗伤肾阳)。
穴位护理
按摩肾俞穴(温肾)、命门穴(补阳要穴)、太溪穴(益肾利水),每穴按揉 5-10 分钟,每日 2 次;
艾灸:用隔姜灸肾俞、命门穴(姜片厚 0.3cm,扎小孔),每次 3-5 壮,每周 2 次(增强温肾效果,避免烫伤)。
(三)瘀水互结证(活血利水)
饮食护理:宜食 活血化瘀、利水消肿食物:如桃仁粥(桃仁 10g 打碎 + 粳米)、红花茶(红花 3g 泡水,忌过量)、冬瓜皮赤小豆汤(冬瓜皮 30g + 赤小豆 20g);忌食酸涩(如柿子、石榴,防敛瘀)。
穴位护理:按摩血海穴(活血)、膈俞穴(化瘀)、三阴交穴(活血利水),每穴按揉 5 分钟,每日 2 次;疼痛明显时,用丹参注射液贴敷于疼痛部位(如腰部),每次 6 小时,每日 1 次。
中药护理:服用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桃仁、红花、茯苓),药液宜温服,饭后 1 小时服用,服药后观察皮肤瘀斑变化(如颜色变浅为有效),避免与抗凝血西药同服(防出血)。
(四)共性护理措施(各分型通用)
1. 病情监测
核心指标:每日晨起空腹测体重(固定衣物、秤)、腹围(脐周水平测量),记录 24 小时尿量(阳水关注尿量是否增多,阴水关注是否减少);
并发症监测:阳水查血压(防高血压脑病)、阴水查体温(防阳虚感冒),瘀水互结查皮肤瘀斑范围(防瘀血加重)。
1. 皮肤护理
避免受压:水肿部位(如踝部、骶尾部)垫软枕(高度 5-10cm),每 2 小时翻身 1 次(阴水患者动作轻柔,防皮肤破损);
清洁保护:用温水擦浴(避免用力搓揉),皮肤干燥者涂温和润肤露,湿毒浸淫证疮疡处用无菌纱布保护(防摩擦)。
1. 情志护理
阳水(急性):用 移情易性法(听轻音乐、看轻松读物)缓解焦虑;
阴水(慢性):用 成功案例引导(如 同病情患者坚持温脾护理 2 个月水肿减轻)增强信心,避免情绪抑郁(肝郁致气滞,加重水停)。
四、水肿分层健康教育(按 患者 + 家属”“急性期 + 稳定期分类)(一)患者核心教育内容
1. 饮食指导(分类型忌宜口诀)
阳水型:清淡疏利忌辛辣,少盐多饮助排泄(无咳喘),疮疡忌发物,湿热忌甜腻
阴水型:温阳健脾忌生冷,少盐多餐护脾胃,肾虚忌浓茶,睡前温食助肾阳
瘀水型:活血利水忌酸涩,桃仁红花适量食,疼痛忌劳累,瘀斑观察要及时
1. 自我监测技能
水肿评估:每日按压踝部(按压 3 秒后松手,凹陷>2mm 为水肿加重);
尿量记录:用固定量杯记录每次尿量,若 每日尿量<500ml”(阳水)或 夜尿>3 (阴水),及时就医;
皮肤自查:每日查看水肿部位有无发红、破损,湿毒浸淫型重点查疮疡是否愈合。
1. 运动指导(辨证选运动)
阳水急性期:卧床休息(风水相搏伴咳喘者取半坐卧位),水肿减轻后练 八段锦(重点 双手托天理三焦,助利水);
阴水稳定期: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每日 30 分钟,餐后 1 小时),避免久站(防下肢水肿加重);
瘀水互结型:练 太极云手(助气血运行),避免剧烈运动(防瘀血加重)。
(二)家属协同教育内容
1. 照护配合
皮肤保护:协助阴水患者翻身(每 2 小时 1 次),为水肿患者穿宽松鞋袜(避免过紧压迫);
饮食准备:按分型制作餐食(如脾阳虚衰者餐食需温热,湿热壅盛者餐食宜清淡),监督患者忌用禁忌食物;
应急协助:若患者出现 呼吸困难(风水相搏)、皮肤破溃感染(湿毒浸淫),立即协助就医。
1. 心理支持
阳水急性期:多陪伴患者,用 解释病情(如 风水相搏水肿消退快)减轻焦虑;
阴水慢性期:避免抱怨(如 水肿总不好),用 共同运动(如一起散步)鼓励患者坚持护理。
(三)稳定期长期管理教育
1. 用药依从性
中药服用:温阳药(如附子)需热服,清热药(如石膏)可温凉服,不可因水肿减轻自行停药
西药配合:服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时,家属协助记录尿量(防利尿过度致低钾),避免与中药同时服用(间隔 1-2 小时)。
1. 定期复查计划
阳水治愈后:每月复查尿常规(防复发),连续 3 个月正常可延长至每季度 1 次;
阴水 / 瘀水型:每 2 个月复查肾功能、电解质(防肾衰、电解质紊乱),每 3 个月查腹部 B 超(防腹水);
1. 诱因规避
防感冒:阳水患者(风水相搏)避免受凉,阴水患者(肾阳衰微)注意保暖,感冒后及时治疗(防诱发水肿);
避劳累:避免过度劳累(如搬重物)、情绪激动(肝郁气滞),忌长期熬夜(耗伤脾肾阳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 小黑屋 - Archiver - 护理之声--医疗护理职业交流中心—广西护理之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2-2015   护理之声(http://www.zghlzs.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若有转载或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E-mail: zhonggo123@163.com

本网名称及标识均在国家版权商标部门注册,原创图文保护知识产权

举报电话:李老师 15802485829 微信: lizanw20

QQ号客服:63449363 雨蓓老师 370294532 程老师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护理之声   桂ICP备18012132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