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护理高评试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案例问题答案 护理之声 李冰依据第七版外科护理学答案 该案例为书中原题 在472P 案例介绍:.陈女士,83 岁,因“突发右上腹疼痛、伴皮肤巩膜黄染 2d,加重 12h”人院,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既往有肝内胆管结石,未予治疗。体格检查:T39.5℃,P126 次/min,R 26 次/minBP 82/54mmHg;神志欠清、烦躁不安,口唇发绀,皮肤巩膜黄染,皮下有瘀斑,右上腹及剑突下压痛,轻度反跳痛及肌紧张。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20.8x10’L;腹部超声示肝左外叶有多个强回声团,呈串排列,最大直径约0.5cm。 请问: (1)该病人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是什么?(2) 针对以上护理诊断/问题,如何进行护理?(3) 若病人术中安置T管引流,术后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一、主要护理诊断 / 问题(按 “首优→中优→次优” 排序,对应教材 P459-460)优先级 | 护理诊断 / 问题 | 病例依据(结合 AOSC 病理与体征) | | 感染性休克 与胆道梗阻 + 细菌感染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关 | T39.5℃、BP82/54mmHg、P126 次 /min、口唇发绀(休克体征) | | | R26 次 /min、口唇发绀,神志欠清(缺氧表现) | | | | | 急性疼痛(右上腹疼痛) 与胆道梗阻、胆汁淤积痉挛有关 | | | | | |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风险 与皮下瘀斑、老年皮肤弹性差有关 | 皮下瘀斑、83 岁老年患者(皮肤屏障弱,易继发破损) | | 知识缺乏 与对 AOSC 治疗(手术、T 管)及术后护理不了解有关 | | 二、针对性护理措施(分 “急救期→围手术期”,对应教材 P460-461)(一)急救期护理(核心:纠正休克 + 控制感染,针对首优问题)1. 抗休克护理(教材 AOSC 急救核心) ◦ 体位:立即取中凹卧位(头胸抬 20°、下肢抬 30°),改善回心血量; ◦ 补液:建立双静脉通路,快速输注平衡盐溶液(首 1 小时 500-1000ml),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维持 5-12cmH₂O; ◦ 血管活性药:遵医嘱用多巴胺(5-10μg/kg・min)静脉泵入,维持收缩压≥90mmHg; ◦ 氧疗:面罩吸氧(氧浓度 40%-50%),维持血氧饱和度>95%,若发绀加重,做好气管插管准备。 1. 抗感染与对症护理 ◦ 抗生素:立即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 + 甲硝唑),每 4 小时测体温,观察热退情况(目标 T<38℃); ◦ 解痉止痛:禁用吗啡(诱发 Oddi 括约肌痉挛),遵医嘱肌内注射阿托品 0.5mg,缓解右上腹疼痛; ◦ 禁食禁饮 + 胃肠减压:插入胃管,持续低负压引流,记录引流液量(每日<200ml 为正常),减轻胆道压力。 1. 病情监测(老年患者重点) ◦ 生命体征:每 15-30 分钟测 T、P、R、BP,记录尿量(目标>30ml/h,反映循环改善); ◦ 意识与皮肤:观察神志变化(从烦躁→清醒为有效),每日检查皮下瘀斑范围,避免受压(防破损)。 三、术后 T 管引流护理(对应教材 P462-463,适配老年患者)1. 核心护理措施 护理维度 | 具体操作(教材标准 + 病例适配) | | ① 用胶布将 T 管固定于右上腹皮肤,标记管体外露长度(如 “距皮肤 15cm”);② 告知患者翻身、活动时保护管道,避免牵拉(老年患者动作慢,需专人协助) | | ① 观察引流液:正常为金黄色(术后 1-2 日可呈血性,逐渐转黄),每日量 300-800ml;若突然减少,检查是否打折 / 堵塞;② 冲管:遵医嘱用无菌生理盐水 20ml 低压冲管(压力<10cmH₂O),每周 1 次,冲管前回抽确认导管在胆道内(防误冲入胰管) | | ① 更换引流袋:每周 2 次,严格无菌操作(用碘伏消毒接口),引流袋低于腹部水平(防反流);② 皮肤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洁 T 管周围皮肤,涂氧化锌软膏(防胆汁刺激发红) | | ① 时间:术后 2 周,经 T 管造影确认胆道通畅后拔管;② 方法:拔管前夹管 1-2 日,观察有无腹痛、黄疸(无异常再拔管);拔管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窦道,2-3 日愈合 | 2. 老年患者特殊关注• 观察 T 管周围皮肤有无破损(老年皮肤薄),每日更换敷料; • 拔管后协助患者缓慢活动,避免剧烈咳嗽(防窦道裂开)。 |